
海是海边民宿的主题,看得见海,是海边民宿的入场券。利用每一扇窗,每一道缝隙,看见光,看见海,让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海是辽远的,同时也是无私的,切入的视野无论位于何处,眼前总是一样的壮阔。
在海边邂逅一个民宿,取名“勿舍”。初听,浮想翩翩,特别是在当下,有舍才有得,成了一个热词。但是,舍与不舍一定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吗?二者未必不能兼容,一如民宿主人的解释:把临海的一面留给海,把依山的一面还给山,不要迁就,就是勿舍。
在勿舍的顶楼,可以看海。海上气象万千,不论出没其中,还是取为背景,总是宏大的。从顶楼下来,有低一阶的阳台,看不到海了,但山扑面而来,还有山上的房子。
石头房子,是海滨小镇的独特建筑。半山上,随处可见。大概是先把房子建在沿街平地上,慢慢地,规整的土地不易得到,后来的房子就往山上盖了。在山上建房,有别于山下,坡地要砌驳岸,地基要垒坚实,要抗得住狂风挡得住洪水。因此,从山上采下来的石头,成了更为坚固的材质。山上寸土寸金,建房人不管屋小房狭,均自愿留出门前的空地,留出路来,才有聚拢而来的左邻右舍。
每座房前绵延而出的空地,是通往外界的通道,也是半封闭的公共场所。端着个碗,夹几箸菜,或蹲或站,在空地上吃着,是寻常的相见。洗衣晾衣,织网补网,则是日常的絮叨。不约而遇的是夏夜的闷热,潮湿的闲谈,要等到夜凉如水,方才散去。
重回顶楼。海是平远的,点点溶进夜色,成了夜的一部分。山是高远的,无定势的山峰,却有着更丰富的轮廓,风吹动,树影婆娑,暗影如戟。待月升起,澄澈之下,海沉寂,山静默,人无言。情绪微澜,把空间留给自己,也要把时间留给自己。
勿舍,是一种执念,如不变的最初的味蕾,如对物的痴、对事的狂,但过了,就成了偏执。勿舍,也是一种坚持。让物事顺其自然,不放弃,不执拗。在民宿的氛围里感受勿舍,不仅是生命之中的路过,也会是生命之中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