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民风民俗 嵩口陈埔纸狮

嵩口陈埔纸狮

广告位

舞纸狮,又称“兴狮”,大约在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永泰县城一带就盛行这种民间娱乐活动。永泰纸狮中,较为出名的当数嵩口镇的陈埔纸狮。当地舞纸狮的目的,是为了消灾驱邪,祈求吉祥、和顺、丰收,亦带有“敬神”色彩。相传舞纸狮的主神爷为玉皇三太子,谓之“九天风火院三田都元帅”,还有一个娱乐之神叫“郑二爷”,传说郑二爷特别喜欢娱乐而害怕哭泣,因而他会帮助村民让他们眉开眼笑。

纸狮的狮头是先用纸一层层地糊在用泥土塑成的狮头模型上,待晾干取下纸坯用彩笔画上狮脸、口、眼,鼻,狮额头中央写一个“王”字,狮嘴贴一个长方形红布块,为舌,狮头的外观塑造凶猛。狮身是用红、黄、绿、紫、桃红等各色薄纸剪成狮毛。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舞狮队就开始筹备、排练,正月初九起开始受邀出演。当地群众在元宵节前就做好接狮入户的准备,都要把狮接到家中舞动一番,特别是新盖的楼房或家中发生不顺心、不吉利的事情都必接狮到房屋逐间舞动,以驱邪消灾和避免火灾。

舞纸狮的操作方式类似于木偶戏和皮影戏,舞纸狮及木偶表演都被称为“挑”。表演者在纸狮的狮头和狮尾分别安装一根小竹杆,用于操纵。两位舞狮人听着锣鼓的指挥,按节奏上下左右操纵着小竹杆进行各种动作的表演,两只天真顽皮的狮子形象随着表演者的舞动跃然而出。

在每年的元宵节之前,排练好后的舞狮队定要择吉日请神位,搭香案,贴上“九天风火院三田都元帅、郑二爷香位”神位牌告诉二神今年舞纸狮正式开始。神位中的“火”字要倒写,意思是要消灭火灾。

请神完毕后要先到本地神庙先演出一场,这叫“参境”,“参境”后才可以受聘出演。请舞狮的人家要放鞭炮,叫“接狮”,舞狮队听到炮声,也点响一粒炮,叫“回炮”,表示已知道哪家哪户要接狮。回了炮就一定要出演,不然就是违反规矩。据传说:回了炮,狮神就已经到户口,如果不去舞狮,那么这户人家就得不到平安。每一处演出完毕,锣鼓以“四不象”打法而告结束,叫做“勾锣”。收狮后在路上行走时要用大小锣、鼓三种断续打几声,叫“引狮”,也叫“呼狮”。

到户演出完毕收受人家红包叫“花彩”多少不论,原先也有人家只送饼干或纸钱、香等,纸钱在演出结束时就马上烧化。过了元宵没有再接狮,狮子队就准备解散,叫“杀狮”。在“杀狮”的当日,集齐全班人员,抬着全套演具,到各家厅堂及公共场所去演出,这叫作“游狮”。

在公共场所的“游狮”表演则要有一个专用舞台,即“纸狮亭”,其外观有如缩微的亭台楼阁古建筑,屋顶两端有翘檐。纸狮亭以竹篾绑扎成骨架,后用纸张裱糊,外用透明的有花纹的纸封贴。整座亭阁装贴完毕后,再安放在木条做成的与亭座四角同等大小的四角方架上形成舞台。“游狮”的内容与出演节目相同,游完狮回馆就设坛“杀狮”,第二年再“兴狮”,犹如万物一样周而复始。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