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乐群路23号

乐群路23号

广告位

他曾颂扬福州,是一座有着“玫瑰和蜜的颜色”的城市,他是清朝的法国驻福州领事,保罗·克洛代尔,也是乐群路23号曾经的主人。

在虔诚的天主教徒保罗眼中,这座遍植茉莉花的“琼花玉岛”,是上帝赐给世人的另一个“迦南”。在他的日记里,也多次以“家”来称呼福州。如今,灰褐色的瓦片错落堆叠在屋顶,建筑的外墙已经开始斑驳……

这栋坐落在乐群路23号的三层老洋房,曾是坐保罗·克洛代尔的故居。它始建于1891年,主楼为两层带地下室的殖民式建筑。楼中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木质地板,但内部全被改建成一间间住屋。

保罗·克洛岱尔(Paul Claudel,1868-1955年),是法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和外交官,创作了许多诗剧、诗歌和宗教与文学的评论。

许多物件早已看不出曾经的原貌,这里也已经拥有了新的身份,不再对外开放。只有走到建筑南面,我们才能依稀捕捉到洋楼当年的风华。

1893年开始,这里作为天主教的临时公署,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租给法国领事馆作为领事们的住宅楼。这里后来还做过美孚洋行、福州扶轮社、中国救济总署福州分署、齐鲁大学医学院的临时处所。这些不平凡的过往,都给这座建筑增添了不少的传奇色彩。

直到后来,保罗对仓山仍然念念不忘。他说:“只要闭上眼睛,我立刻觉得自己还在我福州家里的游廊下面,午后清风徐来,分外凉爽。”从他的记忆里,我们依稀能闻到春风中夹带的香樟气息,触摸烟台山凉荫下洒落的斑驳日光。

窗台上,木质的拱形百叶窗随风摇曳,像老人的双手,脆弱而遍布时光的印记。它在历史的微光中,静静地诉说着年代的更替、岁月的变迁。

繁盛远去,夕阳下,楼房墙面的砖瓦显得老旧而朴素,散发出温暖平和的气息。墙头恣意攀援的藤蔓,见证着这里悠长的回忆。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