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人很重视年糕,在除夕吃团圆饭前,祭祖时都要将年糕摆上。福州年糕分为四类:一是红年糕;二是白年糕;三是萝卜丝年糕;四是芋头丝年糕。今天就来说说福州独有的年糕—芋头丝年糕,俗称“肉丸”。
福州人过年过节的时候,喜欢把肉丸切成厚两公分左右的片状油炸或煎炸,吃上一口,咸甜喷香。肉丸以地瓜粉,芋头丝和猪油为原料加入红糖、花生或者红枣,放在铺上荷叶的蒸笼炊熟。
也有人喜欢用花生油代替猪油,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圆状,入蒸笼时,有意捏成团状,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福州肉丸的香味不只来自于配料中的猪油,更是因为芋头丝的妙用。芋头是福州传统肉丸真正的主料。过去肉丸做法复杂,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渐渐地肉丸的制作过程也在不断地简化。但不变的是色泽如玛瑙晶莹剔透,肉香浓郁的特点。最早的肉丸是把材料捏成丸子状,中间还包有肉馅,大概名字也因此而得。不过不知何时起,福州人是把肉丸当着年糕来做的,就是用蒸笼垫上荷叶倒入芋丝浆液蒸透,取出后切片煎着吃。
在众多的福州传统美食中,福州肉丸的味道相对比较独特,外地游客未必能完全接受,又因制作过程相对繁琐,产量很低,所以并没有像鱼丸、肉燕那样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