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大家 宫巷里一抹绚丽的色彩

宫巷里一抹绚丽的色彩

广告位

修葺一新的三坊七巷,繁华里透着古雅。深幽的巷陌,青瓦白墙的大宅门,辉煌与落寞仿佛只是一瞬;厚重斑驳的大门,精致的塔亭楼阁,沉淀出古城的悠久和魅力。

宫巷26号,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古代士族家居小花园,是沈葆桢和夫人林普晴的故居。

道光元年的八月十五夜,在文忠公林则徐携家眷回乡探父的路上,身怀六甲的郑夫人为林家诞下二女儿。回到福州,病中的林父回想中秋夜,朗澈的星空无风亦无云,清辉一片照耀大地如同白昼,故为自己的二孙女取名“普晴”。

林沈两家是世交,林普晴为封疆大吏林则徐千金,倍受疼爱与呵护,在福州的坊巷间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在众多的表兄弟中,普晴最欣赏沈家表兄沈葆桢。沈林二人青梅竹马,《清史稿·列女传》载:“林六七岁时,尝侍诸姑坐,臧否戚党诸子弟。戏以咨林,辄曰:‘无逾沈氏兄贤’”,但沈家却是亲戚中最为贫寒的。

道光年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沈葆桢在舅父手下做幕僚,才学不凡、品德优良、办事稳重而备受林则徐赏识,多方考察之后,沈葆桢被林则徐亲选为东床快婿。道光十九年,彼此心意相通的沈葆桢与林普晴终成眷属。

出身显宦之家,生活优裕富足的普晴,嫁入沈家,方知家道艰辛与赤贫。沈葆桢曾在《室人林夫人事略》中提及:新婚不久,普晴在婆婆,也是自己的亲姑姑的妆奁里发现典当的“质券”,夫家贫寒,普晴面无忧色,坦然受之,书中载:“益竭力承欢,无忧色。”还将两个陪嫁丫鬟送归娘家。从此,普晴亲自下厨,具羹汤,奉公婆。《清史·列女传》中载:“及归葆桢,贫,董中厨,斥奁佐馐,能得姑欢”。不久,沈葆桢要进京会试,却没有盘缠,普晴二话不说,从自己的嫁妆中取出金镯子,送进典当铺换来盘缠资助丈夫。

普晴自嫁入沈家,相夫教子,同甘共苦,白日持家,夜绩女红,以资家用,沈葆桢感妻子深情,在家书里说道:“以妇职兼子职,使我无内顾之忧。自入蓬门,备尝艰苦,未审何日有以图报,则又感甚愧甚。”言辞间的情真意切跃然纸上。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沈葆桢通晓兵道,咸丰帝任命沈葆桢为江西广信知府。不久,普晴奉婆婆之命来到江西辅佐丈夫,当时,烽火连天的广信地区,普晴一介女流只身前行,其胆识令人敬佩。学识渊博,能文善书的普晴成了沈葆桢最得力的助手和智囊,她才思敏捷,处事周全,为丈夫保管机要文件、撰写重要奏折与文件,沈葆桢因坚守广信的功绩突出,深受咸丰帝的器重与提拔,《清史稿·列女传》载:“林佐治官书,一一中条理”。

当时太平军已攻下金陵,乘胜扩张,广信府自然成了太平军的进攻目标。沈葆桢来到广信府,着手扩大兵力,防止太平军大举进攻。到各属县劝谕士绅名流,募兵筹饷,夫人普晴坐镇上饶。不想,太平军杨辅清率大军破贵溪、弋阳,直逼广信府。军中无主帅,何异群龙无首?军心大变,一片哗然,守城兵卒与衙吏收拾细软,仓皇出逃。眼见得一座空城危如累卵,左右劝说林夫人出城逃难或避入山中,以防不测,普晴不为所动,她坚定而又沉着地说:“丈夫所托,誓死不辱使命,将与上饶城共存亡。”太平军日益逼近,林普晴临危不惧,她想到闽籍将领、父亲的旧部饶廷选,现率部驻守在离上饶不远的玉山镇,如果饶总兵肯出兵相援,能解广信之危。可是,玉山同样战事吃紧,饶总兵肯冒险前来?为了打动饶廷选,普晴刺破手指,写下血书,连夜派人送往玉山求援。

出行在外的沈葆桢闻广信危急,单骑驰归,却也只能困守孤城,无良策可退敌。话说饶廷选接到林夫人手书,被林夫人贤心打动,来信告知林夫人:“兵马已集,但江水浅,兵船无法行驶。”普晴大失所望,身边仅剩下小婢女和仆从三人,林普晴把小婢女托付给三个仆人:“今日望绝矣!尔等必不能留,顾此茕茕者何辜,尔等挈之行,毋令失所。”仆从含泪离去,唯剩下沈葆桢夫妇形影相对。

当夜,城南失火,火势漫天,直到天亮一场大雨方才熄灭大火。林普晴怀抱印信坐在井边,一手持佩剑交付沈葆桢说:“城中炊烟断,火何由起?此贼谍所为,以空城告也。今日贼当至,吾殉君固其所。”正当沈葆桢夫妻誓死报效朝廷之际,太平军看到广信府火起,知是空城,等待雨霁即将攻城,不想天降大雨,广信江上涨两丈多,饶廷选的兵船直达城下,沈葆桢大喜过望,徒步迎接援军到来。饶廷选周密部署,与太平军浴血奋战,林普晴则毫不犹豫地打开府库,拿出所有的存粮犒军,并亲率城中妇女做饭送上城墙,军中将士深为沈夫人的义举所感动,都誓死守护城池。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终于解了上饶之围。

同治十二年,沈葆桢尚在福州船政的任上,普晴因常年追随丈夫调迁奔波,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在中秋月圆之夜与世长辞。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船政大臣左宗棠挽联“家能孝,国能忠,一生大节昭昭,挽狂澜于既倒;来何因,去何果,千古元精耿耿,抱明月而长终。” 盛在渌,官至通判,代船政局撰写一副对联,公挽林普晴:“为名臣女,为名宦妻,江右矢丹忱,锦伞夫人同伟绩;以中秋来,以中秋去,天边圆皓魂,霓裳仙子证前生。”这一幅著名的挽联,突出了林普晴生命中最为辉煌的一件事,不愧为名门之后,智勇双全的巾帼英雄。

光绪十年二月,江西巡抚潘尉奏请将林夫人附祀沈文肃专祠。六月,光绪帝下诏准奏,诏云:“ ……咸丰六年,贼匪窜扰江西,时沈葆桢为广信知府,赴乡筹饷,其妻林氏,因郡城危急,作书乞援于以故总兵饶廷选,沈葆桢旋即回署,与饶廷选同守郡城。该氏躬亲执爨,以犒将士,用是连战皆捷,郡城得全,实属深明大义。沈林氏着准其附祀沈葆桢广信府城专祠。钦此!”沈葆桢祠堂位于乌石山今福州市政府大院内,祠内供奉沈葆桢夫妇、四儿子沈瑜庆和沈葆桢长孙沈翊清四人。

历代以来,名留青史的女性为数不多,由封建帝王下旨在祠堂里供奉的女性更是寥若晨星,林普晴贤惠通达、智慧婉约、善解人意,为三坊七巷抹上一袭亮丽的色彩,史书上那一帧清瘦的身影,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追思。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