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闽侯上街榕荫桥

闽侯上街榕荫桥

广告位

榕荫桥位于闽侯南通镇苏坂村内西侧。建于宋代,清代光绪年间里人邮传部尚书陈璧重修。南北走向,石构平梁桥,全长27米,桥面宽3.5米,两桥墩三孔道,船形墩,不等垮,净跨4—5米。桥面各用五块大石板条平铺,两侧置望柱、石栏。桥两端数株古榕环绕,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桥两旁有石块栏杆,桥栏板上镌刻陈壁书“榕荫桥”三字。书法苍劲圆润,古朴简远。

精美的桥梁,清沏的碧水,参天的古榕,两岸阡陌交通,民居错落,此情此景,绝对是中国写意画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最佳写照。

榕荫桥原名“仙板桥”,最初没有设置桥栏。当年,陈壁在回乡探亲时有感路人行走此桥不便,遂组织匠人对古桥进行重修,增造石柱石板桥栏来保护行人。桥成之后,陈璧又在桥的四角种下四株榕树,在撰写桥名的时候,他遥想百年后此处绿树成荫,冠盖石桥的情景,兴致大发,提笔为重修后的古桥改名为“榕荫桥”,命人镌刻在桥中石栏板上。巍巍古榕,有福来荫。从此,这座古桥便有了个更加吉利好听的名字,而陈壁与榕荫桥之间的故事,镌刻在桥上的书法,也和周围的诗意美景无限交融,形成一道难得一见的人文景观。

重修榕荫桥的陈璧,是苏坂村的乡贤名士。他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17岁中秀才。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光绪十四年任内阁中书,光绪十五年任湖北主考官,光绪十八年升任礼部铸印司员外郎。

光绪三十五年陈璧被清政府革职罢官。罢官后的陈璧,寓居苏州。民国二年移居北京,于西城筑“苏园”寓居,日以“种花莳蔬”自娱。晚年,他不忘乡梓教育,曾写信建议苏坂学堂改革课程,增设学科,使“里中子弟益得向学之途”。还修刊族谱,捐产立义庄赡养本族孤寡,深受乡民敬重。

或许有一天,你牵着孩子的小手再次漫步家乡的古桥,向他们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古桥的古老传说。不经意间,童年美好的时光涌上心头,而那份淡淡的乡愁,更在古桥之上细细流淌悄悄延续……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