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民风民俗 婴儿三旦“缚手关”

婴儿三旦“缚手关”

广告位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俗称“三旦”。由家长出帖,以“汤饼之喜”,邀请亲戚朋友。如果生男称“弄璋”,生女称“弄瓦”,多少反映了重男轻女的古老观念。

“三旦”这一天,人们用红绳结铜钱绑在婴儿袖口。称“缚手关”。”这一民间习俗,各地大致相同。不过,缚手关的红绳结铜钱,有的地方是自己家用准备的,由祖母、妗母等长辈为婴儿缚绑在手袖口;有的地方是外祖家“送三旦”给的,讲究的专用银铸的,或镀金的。大多取用已通行过的铜钱,如“开元通宝”“康熙通宝”这些铜钱具有权威性,据说有“避邪驱妖”的作用。

缚手关, 这“关”,是手的要害部位。中医切脉也是这个位置,有寸、关、尺三点。据说,幼时缚了手关,成长之后,手便为贵,不会取贱。这指手能握笔、翻书、挥锄、抡锤、刻镂等,从文从武,农工商学兵,尽可独立成人;决不会充当扒手、窃汉,盗贼、偷儿等角色。民谚有句“你这人没有缚手关的”,指手贱惹事,或动手弄坏了人家东西。

为了婴儿健康成长,也为了婴儿成人之后手勤乐业,有益于家庭和社会,家长都要在婴儿三旦时,为其缚上手关。虽然50年代之后,铜钱逐渐不见,但采用红绳缚手关,做个意思 的,还在流行。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