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嵩口巡检司轶事——铁印直行

嵩口巡检司轶事——铁印直行

广告位

嵩口是福州永泰县第二大镇,明朝时这里曾设置过巡检司。300年间,在这个司上任职的不知有多少人,可是只有一位姓周的巡检,至今还被老百姓称颂。民间流传着他的许多动人的传说。

铁印直行

周巡检在任时,巡检司衙门已搬到泺乡。但老百姓对巡检司仍称为“嵩口司”。上泺和尤溪县交界,当时盗匪猖獗。巡检司搬迁,就是为了加强防守。可是,衙门里没有几个兵丁,因为层层克扣,到了这最低一层,几乎没有什么粮饷,所以养不起兵。嵩口司只好留下一人当门子,其他统统解散,让他们自谋生计。防卫队则由乡里青壮年男子组成,无事之日,各人忙各人的农活,一旦有事,击鼓集合。这支防卫队经过训练,终于使奸匪盗贼闻风丧胆,地方因此太平多了。

据说正德皇帝曾到过江南。有一天,他走到上泺,又饥又渴,看见一座破旧房子门前有一面鼓,心想这可能是衙门,进去歇歇吧。谁知堂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再往里走,还是没人。看那卧室,只有一床一桌一凳,转到厨房揭开锅盖一看,锅里温着一钵番薯米饭,一缸糟菜和一碗清炖田螺。皇帝大为疑惑,这到底是衙门还是哪个单家汉的住家?

正德皇帝回到门口,顺手抽下鼓槌“咚咚咚”地乱敲。不一会儿,四面八方来了许多人。有的拿着鸟铳,有的提着扁担,有的抡着锄头。这是干什么呀?皇帝吓得脸色煞白,保驾将军连忙把他护在中间,对着来人喝道:“乡民不得无礼!”人群中有一个汉子气喘吁吁地问:“汝等何人,何事击鼓?”随从答道:“我们是过路官员,要见这里的长官,因此击鼓。”那汉子说:“有话尽管讲,下官便是。”

正德皇帝哪里相信,站在他面前的那个汉子裤管挽得老高、满脚泥巴、长袍的下襟撩起来交叉塞在腰带里,手里提着一个小木桶,身上还背着一个小竹篓,没有一丝一毫做官人的样子。皇帝说:“大胆!放肆!朝廷命官岂是可以假冒的?”乡民们七嘴八舌地说:“没错啊,他就是这里的巡检司老爷!”

听说此人真是这里的长官,正德皇帝的眉头都打成了结子,问道:“你的兵甲呢?”嵩口司用手指着人群说:“这不是?人数不少吧?集合得不慢吧?”皇帝见面前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武装的士兵,他感到莫明其妙,再问下去,才晓得嵩口司在这方面的创举。不过他还是不高兴,又斥责道:“瞧你这副模样,官不官,民不民,成何体统?你当官不坐在衙门里,到处乱跑,却是为何?”嵩口司说:“老爷,我岂有不知坐在衙门里比到田间舒服的道理?可惜没有这个福分。朝廷规定的俸银常常遭到克扣,能糊得了自己的嘴也养不了家,我不靠劳动来补贴,那就只有伸手拿老百姓的。这两者对比,你喜欢哪一个?”乡民们抢着讲: “我们喜欢他这样的官!他连蔬菜都不让我们送。”“他一边放鸭,一边捉泥鳅摸田螺。”“他是最体恤下情、不图享受的好官啊!老爷若能替我们为他上疏请旌表,我们感激不尽!”

正德皇帝见嵩口司如此深得民心,龙颜大悦,回京城后即赐下一颗铁印。有了这颗铁印,什么公文都可以直接上达皇帝,不用经过州、府传递,因此永泰民间有“铁印直行”一说。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