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嵩口巡检司轶事——“官田”的由来

嵩口巡检司轶事——“官田”的由来

广告位

“官田”的由来

上乡有一片土地叫“官田”,据说这是嵩口司耕种过的。

原来巡检司官卑职小,俸金少得可怜。嵩口司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靠这点银子养家糊口本来就很困难,更叫他发愁的是上司总要巧立名目,抽留一些,而且还迟迟不发。有一回,家里来信写道:“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都在别人家。岁尾如无银书到,朝食寒露暮餐霞。”一字一句,像一块块石头压在他心上。他手上无钱,室内无物,拿什么寄回去啊!嵩口司拿着信低头沉思,不知不觉走出了衙门。他走走看看,看看走走,不免仰面对着苍天长叹起来。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信被风卷跑了。说也怪,那信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就是追不上,拿不着。后来,就像纸鸢一样,飘到天上去了。嵩口司无可奈何,只得垂头丧气回衙了。

第二天,衙门里发生了一件怪事:堂上堆放着一筐筐一篮篮的鱼肉米面。那米有细的,有糙的,颜色不一;那肉有大块的,有小条的,生熟俱全……这是怎么回事?问门子,才晓得他那封信被一个乡民捡着,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嵩口司家里无米下锅的景况,就你一碗米,我一把面,凑了几担送来。这真是雪中送炭!可是嵩口司却不肯接受,叫门子一一退还。门子说:“这是百家米,百家菜,我怎么退?再说此乃乡亲们的厚意,却之不恭呀!”门子的话说了一箩,嵩口司还是坚持自己平日间订下的规矩,不肯破例一回。门子无法,只得和几个乡民商量,将这些东西挑到嵩口集上卖了,把钱寄到他家里。事后,嵩口司知道了,不知说了多少个“受之有愧”,还说自己这是夺人碗中食呢!为了报答乡民的盛情,他一有空就往地里跑,和他们一起干起活来。

一日,他发现距衙门一里开外有一片荒地,突然想到,把它开垦出来,不是可以解决个人衣食问题吗?这嵩口司幼年丧父,靠寡母给人家缝补浆洗度日,家境十分贫寒。放牛、打柴、种地等活,没有出仕前他都曾干过,现在虽然有了一官半职,手脚仍然是很勤快的。他带着门子,只几天时间,就将荒地开了出来。从此,没有公事的时候,这位嵩口司不是手握锄头,就是肩挑粪桶,割了麦子插早稻,收了稻谷种番薯,完全和种田人一样。乡民们见他既要处理公务,又要干田里的活,太辛苦了,就劝他说:“这点地让我们代耕了吧,要种什么,你动动嘴就行了。”嵩口司说什么也不肯答应。乡里人无法,只好在下种时主动去帮忙。因为这块地嵩口司耕种过,所以,就称它为“官田”。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