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日压纸勿会烊”这是生活类的俗话,其中:①“压”念dá。②“勿会”与福州方言“卖”同音,有“不会”“不至于”的意思。③“烊”与福州方言“羊”同音,有“融化”“溶烂”的意思。
福州人过清明节,两件事不可缺少:一是吃清明粿,它原名“蔢蔢粿”,是以蔢蔢草为主加工而成,福州方言中“蔢”与“褒”谐音,故又称“褒褒粿”,含有“褒美先人的意思”。福州风俗竹枝词《清明节》有云:“依依柳色拂长堤,农事春郊雨一犁。昨日禁烟停举火,今晨炊粿换新题。”
二是“压纸”,即扫墓的俗称,因为福州人扫墓将毕必须把“钱纸”数张用石头压在墓石之上,故称。古籍载,此乃“闽中所专有也”。“压纸”的目的之一,是给逝者“送钱财”。福州风俗竹枝词《压纸》有云:“坟前致奠酒三杯,点滴何曾到夜台。地下料应无币厂,年年人世送钱财。”目的之二,是表明该墓地有在世的家人或其后辈关注着,避免遭受外人随意破坏。
所谓清明节当天压纸“可以久经风雨不致溶烂”,那只是一个传说。它不过是劝导人家及时扫墓,不要遗忘或误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