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曲艺 福州琅岐岛肩膀戏

福州琅岐岛肩膀戏

广告位

福州琅岐岛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和纯朴的民俗风情,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丰富的物产,赢得了“闽江口明珠”“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肩膀戏原先由孩童装扮书生、小姐、文官武将、历史人物,站在台阁上,由人们抬着游行,走街串巷,为民间游神庙会增添欢乐气氛。后来又融合民间音乐,配以锣鼓、排练简单的故事情节,闽剧选段,作简单的戏剧表演。由于在台阁上表演,行动很受限制,就走下台阁,在广场上演出。又因观众拥挤,看不到小演员表演,于是就由大人来顶小孩,小演员站在大演员肩膀上表演,从而逐渐演变为今天的肩膀戏。

走过百年历史沧桑的肩膀戏,从最早用乡间小调打花鼓,演出小戏,而后选用优雅动听的南词小调,直至借鉴了京剧、闽剧的曲牌音乐,还创作了自己的曲子,渐渐发展成为演技奇特、唱腔动听、戏路广阔、场地不拘的民间传统艺术。

肩膀戏的特色是它集戏剧、杂技、舞蹈为一体,以8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为台柱,肩顶8位5至10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而大人两手紧紧抓住孩童脚跟,边走边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和手部、头部表演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和脚部动作。无论生旦净丑,肩顶上的小孩担任什么角色,肩顶小孩的大人就要走什么步伐,大人小孩上下互动,摇摇摆摆,招游过市,配合默契,表演细腻,形态逼真,演技独特。肩膀戏的后台音乐由7—8人组成,使用民族乐器笛、箫、笙、二胡、三弦等,配以锣、鼓、钹、檀板。演奏时,根据曲调,管弦乐与打击乐或齐奏,或轮套,板介严谨,节奏感强,优雅动听。古时,表演肩膀戏时,后台乐队往往坐在陆地行舟上,彩舟由人推着,跟在后面,吹吹打打,前后台的配合,别有情趣。

无论是逢年过节、迎神庙会,还是婚丧嫁娶,都少不了肩膀戏,它已成为喻户晓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站在大人肩膀上的小孩摇摇摆摆有惊无险,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有招有式、惟妙惟肖。那粉嘟嘟的小脸、甜脆脆的嗓音、嫩生生的动作,演绎大人的喜剧悲情,既别开生面,又充满童趣,分外引人注目。肩膀戏在琅岐岛这块土地土生土长,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绽开怒放,充满了无限生命力。

福州琅岐岛肩膀戏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