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曲艺 一戏三百年

一戏三百年

广告位

提线木偶在古时又被称为“牵丝傀儡”、“悬丝傀儡”。作为一种戏剧,是通过悬着的丝线牵提使木偶人“活”起来,让观众见到的动作“宛若真人”、“不异于生”。因此提线木偶戏又被称为“线戏”。

明末自传入屏南后,表演者将四平戏的唱腔引入到提线木偶的表演中,将两种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观众不仅看到了提线木偶惟肖惟妙的动作表演,又听到赏心悦耳的四平戏唱腔,使得这种民间艺术风靡一时。

这个夏天,屏南四平木偶戏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陆氏兄弟下乡巡演,我们就跟着他们的脚步,一起追寻传统的记忆,重温四平木偶戏的那个盛夏光年吧。

两兄弟肩上的木箱和台竹,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两兄弟一台戏,多少个春夏秋冬,古戏台上,兄弟携手,演唱古今历史。20多年来,兄弟木偶戏班足迹遍布屏南以及闽北的乡村山道上,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做出了独特贡献。

每次演出前兄弟俩都要先搭台,戏棚以竹子搭设。共十八根,寓意十八罗汉。竹上拐着成串的竹篾环,用于表演时悬挂台前木偶。彩台高架,帷幔轻扬,傀儡列场,只待诉说古今历史。

预演准备中引来好奇的村民前来围观,孩童们不知要唱什么,围着戏台转悠,班主兴致勃勃为孩子们演绎、讲解。他还操控着木偶伸手点头逗着孩童,引着稚童伸出小手要和木偶握手。

真人与假人,一根根细绳牵起了一段段起落人生。手指跃动间,细绳牵引的木偶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般,形神兼备、大显身手。在小小的古戏台上,演绎着古往今来一幕幕江湖恩仇、儿女情长:时而草莽结义,除恶惩奸;时而泪散长裳,缠绵悱恻;时而沙场点兵,气吞万里如虎;时而精忠报国,八千里路云和月……鼓乐喧闹间,台上大汗淋漓,台下拍手称道,如痴如醉。

提线木偶戏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