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三坊七巷之衣锦坊

三坊七巷之衣锦坊

广告位

早年西湖、南湖的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旧名通潮巷。衣锦坊北部的水流湾曾是福州家具专业作坊和销售中心,明清时代多达60多家。这里是内河水网密集地区、木材交易加工集散地,可能就是又名“椽锦坊”的缘故。坊之所以被称之为坊,是因为她是住宅区。

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住在这里。陆蕴字敦信,福州侯官人,年少时就出名,登进士第,为太学博士,官至御史中丞,后任福州知州,《全宋词》收入陆蕴的一首词《感皇恩·旅思》:“残角两三声,催登古道。远水长山又重到。水声山色,看尽轮蹄昏晓。风头日脚下,人空老。匹马旧时,西征谈笑。绿鬓朱颜正年少。旗亭斗酒,任是十千倾倒。而今酒兴减,诗情少。”

弟弟陆藻以列曹侍郎任泉州知州。两兄弟才华横溢,名显一时。两人回乡时,因为都是“成功人士”,非常得意,就取“棠棣”的兄弟之意,把坊名改为“棣锦坊”。

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任江东提刑的王益祥,退休后也居住在这里。因为自己做的官比当年陆氏兄弟的大,为了表达自己衣锦还乡的得意,就将“棣锦坊”改名为“衣锦坊”。当然,不管怎么改,那“锦”字是要保留的。
衣锦坊内有闽山巷、洗银营等。闽山巷实际上是连接衣锦坊与文儒坊的小巷。福州俗语有“闽山巷里看花灯”,背景就是当年闽山巷内的闽仙境,是明清时代社火、花灯集萃的地方。有人这么描写:“街头宝炬夜初开,一曲新词怨落梅,怪底佳人为装束,闽山庙里看灯来。”

衣锦坊多有深宅大院。现在保存良好的有衣锦坊54号欧阳花厅。欧阳花厅建于清初,光绪十六年(1890年)屈臣氏药铺老板欧阳宾重修。宅院由正院和西院组成,面积约1200平方米,四周有风火墙。朝街大门六扇,正院大门有门头楼,内有布局相同的两进木构房屋,宽12米,纵深均为13米。天井两边的风火墙上有漂亮的花鸟鱼虫装饰。前厅右边的两进花厅是欧阳老宅的精华。前花厅专门接待男宾,后花厅则是女眷的天下。花厅所有的门窗、隔扇全部用楠木精雕细琢而成,拼镶榫卯不用铁件。左右厢房八扇门上黄杨木雕刻的鱼虫花鸟是活动式镶嵌的。坊内冼银营还有郑孝胥的故居。

衣锦坊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住宅。始建于明末,清道咸年间重修。三座连体,共九进,俗称“九落透后”,分别为主大院、别院、花厅。花厅由园林、楼阁组成,保留有假山、云洞、水池、谯楼。著名的水榭戏台就在西花厅里。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30平方米,四柱单开间,戏台三面临水,下为一个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右侧有一谯楼。人们可在谯楼和阁楼上看戏,声音可以从水面散开。

午后,漫步在石板平铺的坊内,即使什么也不做,就是停下脚步稍微逗留一下,找个地方歇歇脚,欣赏一下日落时的暖阳,看着人来人往,看着他们的匆忙,就会有一种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慨。西下的太阳,将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衣锦坊虽然只是三坊一巷中之一,但她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当感到压抑时不如忙中偷闲来这里逛一圈,你会拥有不一样的心境,对于衣锦巷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认识。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