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太平巷里不太平

太平巷里不太平

广告位

老福州的风情都藏在巷弄里。时间踏过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在小巷留下岁月的蛛丝马迹。如今,旧事已随流水远去,但每条巷子,仍在讲述不同寻常的传奇故事。

仓山区下藤路至泛船浦江边,有一条巷子,虽名为“太平巷”,却一点也不太平,它藏着岁月都不能带走的故事……

走进太平巷这条鲜为人知的老街,目之所及皆是斑驳的墙面,这是一年又一年时光累积的印记。它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书写着福州的风云回忆。

19世纪60年代,福州茶叶贸易达到高潮,各国都在福州抢运茶叶,每年出口茶叶多达到60至70万担,福州港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茶港”,“火红的六十年代”因此得名。临近闽江的太平巷,洋行林立,茶商云集,中西文明在此碰撞激荡。

在这风起云涌中,有一位闻名遐迩的人物曾居住于此,那便是来自法国的美理登男爵。他曾任职于福州海关税务司,并协助闽浙总督左宗棠组织外国军队,镇压福建省境内的太平军余部。小巷里,也曾驶过大时代的滚滚车轮。

清光绪年间,突如其来的鼠疫在福州肆虐。作为“游村出海”必经之地,太平巷被卷入这场浩劫。连续三年灾难,福州死于鼠疫者多达万人,仓前街棺材店的棺材板也卖至脱销。洋人惧怕被卷进疫情,纷纷离开福州,一时间太平巷陷入一片萧条,昔日的繁盛顿时烟消云散。

在旧王朝的衰败之中,孕育着新的希望。旅闽广东人为方便同乡人集会、办事,于太平巷建造了气魄宏大的广东会馆。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访此地演说,接见“国民协会“及各界人士,并亲笔题写“勠力同心”四字匾额,点燃了振兴中华的理想之火。

历史滚滚向前,很快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权有势的商贾官僚与地痞无赖勾结,在太平巷设局聚赌。他们教唆无知百姓们参与“押一赔三十”的赌博游戏,肆无忌惮地欺压哄骗百姓,更有甚者明目张胆地作弊“开巴”。

所谓开巴,即每天开一个古人的名字。后来被当地人察觉,纷纷要求“巴主”用竹挟代替手挟取人物名,防止偷换。于是,“离离手开巴”这句俗语便流传至今。

穿越黑暗的历史隧道,方知太平盛世的可贵。如今,原广东会馆已被改为仓山第二中心小学,孩子的嬉闹声、朗朗读书声,洒在古老的太平巷里,给这个历史遗留厚重的地方,增添了勃勃生机。

太平巷内也建起了太平巷农贸市场,这个大型藏宝阁,藏着老福州另一种温暖的记忆,鱼丸、卤味、海蛎饼……一日三餐、四季美食皆可在此“收集”。依伯依姆挎着篮子和摊贩交流,孩子们在心仪的小吃摊前等待,熟悉的烟火气,让太平巷温暖可亲。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节奏,小巷更藏着整个城市的呼吸。老街、老屋、老人,这里面到底藏着多少故事,只有亲自走过才知道。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