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圣寿宝塔——长乐三峰寺塔

圣寿宝塔——长乐三峰寺塔

广告位

在长乐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因古时位于县城南面而名南山,山顶上建有一座古老的石塔,帮此山又被称为塔山或塔坪山。这塔就是闻名遐迩的三峰寺塔。它位于南山之巅,故民间又称它为“南山塔”或“南山三峰塔”。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有僧人于山顶筑台讲经,后富室林安上就台址建佛庵即今三峰寺,以后,寺僧又建浮屠七级,即三峰寺塔。三峰寺塔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政和七年(1117年)竣工。高约三十公尺,仿楼阁形式,在它的第二层塔檐上仍保存有“圣寿宝塔”的石匾。据说为了寄托对被金人俘走的徽宗、钦宗二帝祈福之意,便于1127年将此塔更名为“圣寿宝塔”。塔上浮雕取材佛教故事,是研究宋代建筑史与艺术的的珍贵实物。

明永乐初年郑和下西洋船队驻泊长乐期间,曾两次修三峰寺。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在长乐太平港候风时,他登塔查看港口时得知它的塔名有为昏君宋徽宗祈福之意,甚是不悦,遂在修缮该塔后改题塔名为“三峰塔”。他为感谢并祈望“天妃”妈祖庇佑,在圣寿宝塔之东建造南山天妃宫,西边建造三清宝殿。现在在天妃宫遗址上建起郑和史迹陈列馆。明弘治年间,长乐知县潘府又改题塔名为“雁塔”,在第一层的佛龛上方刻有双钩的“雁塔”二字。

郑和史迹陈列馆与三峰寺塔

三峰寺塔造型优美,雕镂精致 。为石构仿木楼阁式建筑,塔高27.4米,七层八角。塔内拱顶空心,内设曲尺形石阶,第一层一面开门,二至六层两面开门,第七层四面开门,可供游人四面远眺。塔基须弥座,转角刻大力士,八面环饰狮子、牡丹等石刻图案。第二层以上至顶层都是仿楼阁式建造的,每层檐角均建有龙头形的斗拱,塔壁上八面都饰有取材于佛教故事的佛像浮雕,如对弈、骑龙、出海、凿石等,这些雕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塔的正面雕刻着两尊相貌慈祥和蔼的菩萨,一为骑象的普贤菩萨,一为骑犼的文殊菩萨。塔的各面共有五十尊神态各异的罗汉,八尊勇猛粗犷的护法天王,十六尊轻盈优美的飞天乐伎,十六只威猛雄壮的狮子,八枝美丽逼真的牡丹花。此外还有层层环饰塔诉身和塔座的蕉叶纹、莲花纹图案,以及麒麟、凤凰、飞鸟、八宝纹样和兽形座脚等,这些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