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木芙蓉花开

木芙蓉花开

广告位

《平话》

朱紫坊,这座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历史街区,或许并未受到许多福州人应有的关注。就像我自己,从未曾真正地漫步过它的每一条巷弄。曾经,津泰路那边的繁华气息浓烈,逛街购物之后,常常会去朱紫坊的一家蹄膀店,那里的味道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可如今,经过改造后的朱紫坊,显得有些冷清。这里不再是居民的家园,少了游客的喧嚣,许多旧民居被转为办公场所。也正是因此,朱紫坊保留了难得的宁静与闲适,仿佛是时光静止的一隅。

在福州芙蓉花盛开的季节,或许可以去芙蓉园看一看那一树树的木芙蓉。走在安泰河畔,古榕的枝条下,常常能看到那种独特的“笔管榕”。它们在驳岸石缝中生长了百年,依然充满生机,仿佛对这片古老的土地诉说着不老的故事。与邻近的三坊七巷相比,朱紫坊显得更加静谧。在这片福州繁华的角落,它用自己悠远的历史与安静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

朱紫坊的历史源远流长,追溯到唐代的罗城,曾是福州南关的重要商贸区。那时,河流纵横,市集热闹,酒楼歌楼,箫管声中,舟楫穿梭。宋代,这里得名朱紫坊,源于一段关于科举的佳话。朱敏功和他的兄弟们都曾中进士,一家四口衣着朱紫,门庭若市,名声远播。今天,街区内依旧保存着当年的石牌坊——“朱紫达善境”,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路人,曾经的辉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紫坊曾是福州文化的心脏。从宋代到清末,这里聚集了众多的文化教育机构。几乎每一条街巷都留存着读书人的足迹。朱紫坊不仅是福州的文化中心,还是海军将领的发源地。这里走出了萨镇冰、萨师俊等海军名将,他们的故事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回响。萨镇冰的祖居、方伯谦的故居、郑大谟的宅邸,这些承载着福州历史的建筑如今依然矗立在朱紫坊,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而芙蓉园,无疑是朱紫坊最具标志性的景点之一。它始建于宋代,原为南宋参政知事陈韡的别馆,因园内盛开芙蓉花而得名。时至今日,芙蓉园依旧是福州保存最完好的古园林之一。这里的木芙蓉每到秋天便如期开放,那一朵朵硕大的花朵,像是少女羞涩的笑靥,随着日照的变化,色泽由粉转红,温柔地摇曳在秋风中。园中还有一棵古老的荔枝树,据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叶向高亲手栽种,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和这些岁月流转的树木一起,园中的古白玉兰树和古榕树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彷佛时光在这里悄然停滞。

如今的朱紫坊,虽然经过了活化改造,但许多老建筑的命运依旧令人惋惜。那些贴着“招商中”的老宅,未能完全恢复昔日的风貌,甚至有些不太协调的办公场所,也让这个街区的历史气息显得有些割裂。曾经的文化名人故居,如今大门紧闭,不为人知。尽管如此,安泰河依旧缓缓流淌,古榕树依然枝繁叶茂,它们见证着朱紫坊的过去,或许也会守望着它的未来。

在这座古老的街区中漫步,脚下是斑驳的石板路,眼前是白墙黛瓦、曲线鞍墙的明清民居,耳边仿佛能听见千年书声和舟楫穿梭的喧嚣。朱紫坊,虽历经沧桑,但它依旧以一种安静的方式,延续着自己的文化血脉。站在安泰桥上,看着这片古老街区,尽管已不再是曾巩笔下的“红纱笼烛照斜桥”的景象,然而,这座城市,这个街区,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诉说着那段属于福州的历史与故事。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