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特产 丝瓜架

丝瓜架

广告位

骆明凤

丝瓜的籽粒,小得如同芥子,黑亮黑亮的,像是被岁月精心打磨过的黑曜石,外壳坚硬得好似铁铸的一般。当丝瓜藤渐渐枯黄,母亲总会将那些干瘪的瓜壳收集起来,轻轻敲打。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籽粒们便如同欢快的小精灵,蹦跳着落入簸箕之中。它们油光滑亮,仿佛被大自然涂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釉彩,在阳光下闪烁。

母亲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种上几株丝瓜。小时候,我满心不解,觉得这不过是乡人守着老传统的固执罢了。直到年岁渐长,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体悟,才渐渐明白了母亲这份坚持背后的深意。

当丝瓜藤顺着架子蜿蜒攀爬时,那叶子便如同一只只绿色的手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路过的人。凑近细看,叶面粗糙不平,摸上去沙沙作响,甚至还有些微微的刺手,显得质地坚韧。而丝瓜花,却与这粗犷的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温柔。那黄澄澄的花瓣,泛着绸缎般的光泽,宛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雄花高高地昂起头,雌花则显得羞怯许多,先悄悄探出一个小小的瓜纽,瓜纽顶着花冠,就像戴了一顶滑稽又可爱的小帽子,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时光在花开花落间悄然流逝,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闹哄哄地穿梭往来,来了又去。我常常会蹲在丝瓜架子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那黄花一点点地萎去,却始终倔强地黏在小瓜的顶端,不肯脱落,就像一个固执的老头,守护着自己的宝贝。小瓜在花朵的陪伴下,渐渐伸长,最终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丝瓜。

丝瓜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煮,是夏日里消暑的佳品。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发热,药吃了好几副都不见起色。祖母心急如焚,便煮了丝瓜汤,一日三顿地喂我喝。说来也神奇,竟然退烧了。从那以后,我对这看似平凡的瓜蔬,便存下了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

夏日的傍晚,丝瓜架下无疑是最好的去处。阳光透过叶隙,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影子,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偶尔有花朵轻轻坠落,在空中划出优美的黄色弧线,如同大自然在不经意间洒下的诗意。我们一家人坐在丝瓜架下,感受着微风拂面,竟丝毫不觉得炎热,反倒有一股凉风习习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城里人也爱丝瓜。在热闹的菜市场里,丝瓜被整齐地码放在摊位上,身上贴着不菲的价格标签。我常常想,许多人吃过美味的丝瓜,却不一定见过它在乡间自由生长的模样,不知道它如何在夏日的微风中,轻轻摇晃着那细长的身躯,与阳光、风雨嬉戏。

曾经,我们在丝瓜架下,感受着亲情的温暖,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丝瓜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通往童年、通往乡间的大门,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能寻得一片宁静与温暖。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