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福州方言 七溜八溜,莫离福州

七溜八溜,莫离福州

广告位
建议戴上耳机聆听

“七溜八溜,莫离福州”是福州当地人或远在外乡的福州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是和明初郑和下西洋有关。

明永乐十年(1412年)和宣德五年(1430年),郑和率领船队从福州长乐太平港开洋,两度到达“溜山国”,即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国。在郑和留下的航海图上,标出了几个主要的岛屿,如官屿溜、任不知溜、起来溜、已龙溜等。这里的“溜”就是小岛的意思。

波斯商人Suleiman曾横跨印度洋,他写道:“在这个名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将近1900个岛屿,统治者是一个女人,财富不可计数”。他还曾跟随郑和的远航船队到达东非,他在他的海岸调查中证实,商船来到马尔代夫进行贸易,购买这里的绳子,中国人非常熟悉这些岛屿,称这里为溜山,意思是“伏在水下的山脉”。

当时郑和的船队成员在当地生活极不习惯,后郑和率船队回到福州,福州籍和长乐籍的水手们深有感触用地福州话说:“七溜八溜,冇铁虎纠(不如福州)。”后来这句俗语时不时挂在经常出差与归国探亲的福州人口头上,便改成了“七溜八溜,莫离福州。”也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