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记忆中的供销社

记忆中的供销社

广告位

涂添丁

以前,供销社是闽南城乡物资流通的主渠道,它不仅能为本地人提供各种生活用品,还是大家日常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

过去开学一拿到新书,孩子们就期待给它们包上书皮,相较于拿旧报纸或旧挂历包书,我更盼着能去供销社选购一张新书皮。一本包着漂亮书皮的课本,总能让我开心好久。不过多数时候,我只有帮父亲跑腿时才能在供销社里买东西。即使只能看不能买,我仍经常呼朋引伴去那里逛一逛,那里也是我童年记忆的一个重要“坐标”。

当时的供销社每天门庭若市,交谈声中总夹杂着算盘发出的“噼里啪啦”的响声。高大的货架上摆满五彩缤纷的布匹、琳琅满目的日用品、款式新潮的自行车,还有各式各样的文具以及散发甜香的糖果。虽然那些东西都“遥不可及”,但能站在柜台前仰头看着它们,我仍觉得是一件快乐事。

过去供销社也向大家买物品,为此专设了一个“收购门市部”,本地人称之为“废品站”。那里收购的东西五花八门,常见的是废纸、废铜烂铁、动物皮毛和中药材。我们这些小孩在供销社逛久了,渐渐懂得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能换钱,于是都开始到处搜集。就像我曾上山抓地鳖虫、爬树捡蝉壳,四处寻找成熟的剑麻。收集剑麻尤其困难,由于表面长满的小刺容易划伤手指,我每次将它们绑起来,手指都会伤痕累累。这些剑麻不能直接送去回收,得放进水沟里浸泡一段时间,直至泡烂后露出白白的纤维,再经过清洗、晒干等多个步骤处理,最后变成适合制作绳子的材料,才可以拿去供销社换钱。

记忆中,供销社门口常见一位老伯摆摊卖爆米花,他会在空地上支起一个黑乎乎的铁筒,下面摆着一个炉子。老伯一手拉动风箱将炉火烧旺,一手转动铁筒,让装在里面的米粒不停滚动。估摸时间差不多了,老伯便抬手用力拉动铁筒上的绳子,随着一声巨响传来,喷香的爆米花纷纷掉进布袋子里,转眼间就装得满满当当。每次我把收集的废品送到供销社,出来后看到爆米花出炉,定会忍不住掏出刚得的现金买一些来解馋。时间一长,我还成为老伯摊子的回头客。

或许对每个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人来说,供销社都有着特别的意义。就像它曾见证了我的童年时光,承载着我那时简单的快乐与期待,虽然那段岁月已经远去,独特的记忆却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每每想起,仍满是怀念。

广告位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