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邦尧
宋朝泉州文人林洪留下一卷宋朝饮食史、文学史上重要的著作《山家清供》,它专述宋人山家饮馔,记载近百种清供的制作方法,并旁征博引,谈诗论词,宣扬闽间“山林之味”的清雅之趣。如今,饮食丰富了,日常肥甘厚腻之余,偶尔食一食山野林间馈赠的野菜果蔬,既是给自己的肠胃来一次缓冲与清理,也可以从食物间或多或少感受林洪书中山林清供的野澹雅逸之趣。
从最多山的德化、永春尝起吧。漫步在街头,随意走进一家饭店,常见有一道汤:过饥草汤。一看过饥草这个名字,就可以想到先人含辛茹苦、起早贪黑干活以至错过饭点或者食物匮乏乃至“过饥”的生活状况。这种过饥草汤,就是治疗饥饱失常的肠胃不适,有养胃健脾的功效。将筒骨洗净汆水,再加入小肠和一把过饥草,不久,一锅色泽黑亮、草香浓郁的过饥草汤就做好了。尝一口,甜甜的肉香中略带一点草木的清苦,像雨后林间的味道。
若是夏日,就不妨来一道苦菜小肠汤,降火去湿热。苦菜约略是闽南的鱼腥草,有一股爱者欢喜、厌者欲吐的特殊气味,它性味苦寒,可又如苦瓜一样,是野蔬中的君子,炖汤时收敛着自己的苦,不溢出到汤里,只把自己的草木香气融入,成为一道清甘略苦的汤水。
同是汤,牛奶根煲汤也不可错过。广东煲汤有五指毛桃,泉州有牛奶根,形状、香气、功效都类似。炖出的汤有牛奶之白,也略带奶香,令人食指大动。
喝过了汤,不妨来点山间小吃。鼠壳龟是一种糯米食品,鼠壳草是春天的馈赠,也可以摘下晒干保存,随吃随取。鼠壳草学名鼠麴草,也叫鼠曲草。泉州人爱吃这种草加糯米做成的鼠壳龟。龟与闽南语的粿同音,兼之有长寿之意,便用龟来说这种经常出现在嫁娶、做寿等场合的粿。采嫩叶搅烂和糯米同蒸,包以花生芝麻等甜馅,就成了软糯香甜的鼠曲龟,有别于其他的糯米制品,这种粿,有山林的春天气息,是典型的山家清供。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法。在南安,粿里的馅料多了一种咸口的做法,内馅是萝卜丝与五花肉末,外皮微带点甜,吃起来咸中带甜。在安溪,内馅则换成了当地盛产的笋丁与肉,名称也稍稍有别,叫做“咸笋包”,外层裹着的糯米加鼠麴草没有放糖,是它本身的味道,有一种天然的清气。清明前若刚好走在安溪街头,可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摆着青翠的鼠麴草,一家人忙碌着捣草和面的情景。后人慎终追远,即便是这样简单的清供,也有着无限悠长的滋味。
说到笋,永春的笋不得不提。永春多竹林,春雷过后,山间竹笋迅疾突起,没过几日,就长成硕大的模样了,此时往永春,一路都是在路边卖笋的农人,饭店当然也随时有笋可食。历代文人对笋有偏爱的不在少数,《山家清供》中就记载着一种笋的吃法:“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
南安翔云的笋另有一种吃法,叫“酸笋”。笋以清水和少量盐稍加腌制,便有了酸的味道,可以放置经年不坏。泉州喜宴上常出现蹄筋烧酸笋,灵魂之味就在那酸而清鲜的酸笋。炖老鸭汤的时候放入一把酸笋,那令人提神振奋、垂涎欲滴的酸鲜味任何屏障都挡不住,一下就能勾起食欲,也容易唤起日暮乡关、炊烟四处的故乡回忆。
可以说的当然还有很多,德化的忘忧草(黄花菜)炖小肠、南安蓬华经霜后的芥菜、南安翔云独有的山韭(岩葱)、安溪“柿柿如意”的柿饼,以及连余光中都惦记的永春芦柑等等,都是泉州的山家清供。若你爱泉州秀美的山,你来时,一定也不要错过这些山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