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牛吃麦 秋意浓,情思长

秋意浓,情思长

广告位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不同于白露的暑消微凉,也不似霜降般寒气更甚,寒露过后,昼渐短,夜渐长,凝露成霜,寒意愈盛。关于寒露,史书中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清,少雨干燥;北方深秋已至,露重夜凉,冬寒初露。

寒露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也更多,原先地面上晶莹的露水将凝未凝,皎白成霜,带有点点寒意,故名。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伴随“寒露”而至的浓浓秋意,北方层林尽染, 南方蝉噤荷残,正是最为五彩斑斓的深秋时节。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自白露开始,陆续就有鸿雁启程南飞了。到寒露前五日,最后一批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古人称后至者为“宾”。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茫茫尘世,岁月悠悠,轻叹流年,几十年匆匆岁月,弹指一笑间。寒露后五日,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古人看到蛤蜊的花纹和小鸟的纹路相似,认为到了寒露这天,飞鸟会深入大海,变成蛤蜊,飞物化为潜物躲避寒冷。元稹的“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说的就是寒露三候中的“雀入水为蛤”。感寒露之萧瑟,听鸿雁之匆忙,望鸟雀之惆怅。

再五日,菊花盛开,遍野金黄。华,通花。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因此说菊有黄华。《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只剩花枝在寒风中飘摇。故人们谓此为“辞青”。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赏花,钓鱼,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人们可以趁着闲暇时光,多接触大自然,进行散步、慢跑、爬山等户外活动,以达到放松身心、调畅情志、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秋风多情,将相思寄于一片秋叶,相思便红了满树。将相思寄于一棵枫树,相思便红了满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愈红,相思愈浓。满山红枫,便是漫山相思。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寒露节气,如遇晴天,标志性的景色是“碧云天,黄叶地”;如遇有风,就是“云悠而风厉”;如遇有雨,是“寒露洗清秋”。没有浓抹的美艳,只有淡妆的清雅。“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在清冽的天气里,尽情地感受秋天的气息和氛围吧。

人生不过是一半风雨,一半晴天,四季轮回才是人生的常态。每一颗露珠,都带着我们的牵挂;每一声虫鸣,都带着我们的思念;每一缕秋风,都带着我们闽都在线的祝愿。

寒露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