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厝镇农村,生产男孩是谓添丁。村妇头胎添丁后半个月左右,产妇娘家会来“送加”祝贺。送加的物品除了必备的鲜蛋、线面,多为蛏干、红菇、莲子、芡实、墨鱼干、鸡、猪排骨等上等滋补品。亲戚朋友“送加”的数量,则根据经济实力。产妇娘家家庭经济条件富裕者,会挑着一整担的各种滋补品给产妇补身体,以及小孩衣服、被褥、摇篮和推车等。
头胎添丁的产妇满月当天,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分发红蛋习俗。分发红蛋,一则共同庆贺小男孩顺利满月,村民们吃“欢喜”;二则周知村民们,某某家产妇已经添丁了。因为村民们四面八方、世界各地创业打拼,平时并不相互了解。
分发红蛋时,是按照关系亲疏层次进行的。一般村民们,都会收到一个红蛋,一个红团(面食类,寓意团团圆圆),一个红龟(面食类,寓意健康长寿)。有参与“送加”的,多为姻亲、堂亲,此时除了收到红团、红龟,还会收到5个甚至10个红蛋。有趣的是,有的村民会收到两个红蛋。原来,这里也有“诀窍”哩。据介绍,得到两个红蛋的村民,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已经结过婚尚未生育男丁的家庭。分发两个红蛋,寓意好事成双,引其早日也能如意喜添男丁。这种习俗,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起源于刘备招亲”。据说三国时,东吴孙权想从蜀汉刘备手中索取荊州,但又怕刘备不肯,于是都督周瑜定计,假装将孙权妹妹许配给刘备,言称吴蜀联姻共同对付曹魏,借以诳骗刘备到东吴,乘机将他扣留作为索取荆州的人质。不料这一计策被诸葛亮识破,便将计就计为刘备设下系列“锦囊妙计”。其中一计就是“送红蛋”计。诸葛亮让刘备去东吴时带上大量染红的熟鸡蛋。
一到东吴,不分宫廷内,还是宫廷外,逢人便送,并说“这是皇室娶亲礼仪”。于是得到红蛋的人,感到十分荣幸,没有得到的也纷纷到刘备住处去讨。东吴本无此俗,都觉得新鲜,于是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东吴全国上下都知道刘皇叔迎娶公主孙尚香的事。弄得孙权、周瑜骑虎难下,结果弄假成真。嗣后,刘备带着新夫人回国,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但分红蛋者刘备简直上天送宝,白白得了个好夫人,自己又分毫无损,堪称大吉大利。自此,人们都认为红蛋象征着“龙凤呈祥”,吉利双收,于是讨的讨,送的送,相沿成俗;福清、江阴当年属东吴,自然传袭至今。
另有一传说。天上王母娘娘的侍女桃花,为逃避地煞星黄天罡的纠缠,私自下凡,隐姓埋名住在浙南山区一孤老婆婆家中,并认其为母。黄天罡遭弃怀恨在心,四处寻访。当得知桃花女住在老婆婆家时,黄天罡来到桃花女家,偷偷地在桃花女家门前一条溪旁布下了极厉害的煞气,想置桃花女于死地。当时,桃花女已和一后生成亲,且己怀胎数月。
桃花女得知黄天罡来过,并布下煞气,心中暗暗叫苦,赶紧要她母亲取一双煮熟染红的鸡蛋压在米筛下,待她分勉后在小儿满月这一天再处理。
桃花女小儿满月这天,她带上那双红蛋来到溪边,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将红蛋投入溪中,只听“轰”一声,一团黑气刹时弥漫整个溪面,紧接着一道红光迅速将黑气冲散。桃花女用红蛋破掉煞气,人们从此认为红蛋寓意逢凶化吉、遇祸呈祥,象征“平安吉祥”。于是小儿满月这天送红蛋便成为习俗。这习俗很早就传入福清新厝镇农村,自然就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