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处奇特的滨海礁岩群,山连海、海傍山,山海相依相恋相亲相伴。在这儿,白鸥高飞,怪石嶙峋;在这儿,海风吹拂,心胸畅快。
从福州乘车一个多小时抵达连江县苔菉乡茭南村,这儿背倚陆地三面临海,站在任何方位驻足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湛蓝的大海、起伏的波浪、浮游的白云、强劲的海风。如果仅仅是这些,我想置身于哪里的海滨都能感受到。而这儿之所以声名远播,不仅是蓝天白云面朝大海,我觉得更能体现它的独特韵律的,当属那一大片铁骨铮铮纹理纵横充满着阳刚威猛气质的火山礁岩。
漫步石板铺就的小道,下穿崎岖的阶梯,径直来到海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宽阔的火山岩,纵横交错粗粝狰狞。远远地看过去,形成一个较为平坦的海蚀平台,而其实它并不是平整的,在一波波海浪长期不间断的冲蚀下,一道道深幽的沟壑,一条条曲折的纹理,一层层起伏的褶皱,让人慨叹令人讶异。
海浪是奔涌的诗,礁岩是凝固的画,一动一静间优美的组合构筑了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诗画。步入大门不远,便可见到滨海处那道壁立万仞的峡谷,两侧岩石高大陡峭,俯瞰深沟崖壑直通海面,远眺鸥鹭展翅浩瀚无涯。由于谷底地势逼仄,涌入峡谷内的海浪冲压起高大的水雾,白浪滔天声势宏大。这儿有个动听的名称:月光峡。月圆之夜天晴气爽之际,站在峡谷前的观月台,一轮明月从峡谷中央的海上冉冉升起,波涛奔涌的大海形成一道道闪烁的光轮,天上的月与水中的光交相辉映,山上的风与海上的涛此起彼伏,此情此景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我是白天来的,眼下又是月缺之际,因此这番景致只能从张挂在海滨的宣传板上看到,再加上自己丰沛的想象,虽然眼前美景不在,但美好的向往总是令人憧憬。
沿着崖壁上旋转扶梯下到海边,这一大块崎岖不平的礁石形状奇异,有的说这块像猿猴,有的说那块像竹笋,似像非像全靠人们各自的想象。不过如果能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有几块确实是惟妙惟肖似曾相识。礁石的边际拉着一条安全线,提醒着游人不要靠近以免发生险情,然而总有喜欢冒险的人不顾醒目的提示牌,跨越安全线下到海边与海水亲密接触,稍有不慎落入海中,或者人没湿身手机却垂直降落了等等之类的事时有发生。因此旅游公司派了几个安全员站在礁石边,时刻提醒着游人不要越过安全线,以确保自身安全。
面前有位安全员大叔看上去年过五旬,一脸的憨厚朴实,见我背了个单反相机,主动上前告诉我:前面山崖上那块巨岩,你站在我这个角度拍下来,你看看像什么?我听从他的提示站在他的位置,面向山崖侧身对好角度,连续按下快门,待我启动回看功能,不禁惊呼道:“这像是一个武士的侧脸!”安全员笑呵呵地对我说:“我们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哈浪将军。”我惊奇地问:“怎么叫这样一个怪名字?”大叔笑着说:“村里几个年轻人有点文化,他们说这位将军站在海边微笑着面对大海看着海浪起伏。”我也笑道:“真有意思。”大叔接着指点:“你看海边那两块礁石,头部尖尖的面对岸上,尾部在水里,海浪冲上来时把下部给遮挡住了,像不像两条蜥蜴出水?”我连忙拍下来。大叔说:“你绕半圈到另一面去拍,还能看到蜥蜴的眼睛。”我奔跑到另一侧面,果然那蜥蜴头部岩石上有一个小坑,远远地看去就像是头部的眼睛。回到礁岩上,大叔又指着那哈浪将军旁边的一道岩石:“那两块并列的礁石,连接处有一条深灰色的像是水泥灌注进行粘连,那其实是火山岩浆冷却后留下的灰色痕迹。”我立即站在这条长长的水泥带上,但见两块浅色的礁岩间,一条灰色的长带直直地横过来,它的一头在山顶上,顺着礁岩直下,折了一个接近90度的夹角后在地上铺开,径直延伸到海中。看到这一切,我不禁为平流尾的神奇而赞叹。大叔自豪地宣称:这还不是全部,在我们这里,你还能看到元宝石、剑鞘岩、神龟驮印石、三只小猪岩和比目鱼石呢!
只要有礁石的地方,就离不开人类丰富的创造和想象。
福州自古通江达海,勤劳果敢的福州人民在江上追涛在海上搏浪,早已练就了不畏艰难勇于搏击大步奋进的气质。而在平流尾所展示的这种刚劲,是那傲然挺拔的正气,是那铁骨铮铮的壮志,是那昂首阔步的豪情,也正是福州人民骨子里散发的气质的生动体现。虽然有着蓝天白云的天幕,虽然有着绿叶小花的衬托,但这反倒更加彰显了它威猛刚强的形象。它就像一位威武不屈的勇士,静静地伫立在海滨,驻守自己的哨位,护卫宁静的家园,等待远航的亲人、盼望天际的归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