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连江丹阳古镇

连江丹阳古镇

广告位

连江丹阳古镇保存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杜棠三落厝,杜棠三落厝虽然为明清建筑,但其建筑风格与三坊七巷、闽清宏琳厝、闽侯白沙等地明清古建筑的纵深分布三进格局大为不同。

古厝为木石结构,黑瓦白墙,由三座水平三进、以过雨亭相互连接的四合院组成,共有大小房间220多间,外围建有3米多高的防护墙,占地约3000㎡,宛如城堡一般,是连江县超具规模的古民居。

整个古民居群小瓦铺顶,屋脊高挑,室内雕梁画栋,廊道相连,美人靠、观景阁、纳凉凳等精美木饰,让人惊叹不已。就连过去村民用的石磨、风车、案板、洗衣池等生产生活用具等都保存完好。

三座四合院之间均有水渠相连,以前,古厝主人将山上泉水引入宅内,清水从房子底下流过,小孩在院内捕鱼捞虾,大人取水洗衣洗菜,有“鱼跃龙门”的寓意。虽然如今水沟已长满青苔,但还未干涸的水沟,仍能窥见当年的光景。

除了有古厝之外,连江丹阳镇在宋至清代时,属名闻乡安义里、中鹄里和进贤里(清改贤义里),有着千年历史,也是人杰地灵之地。至今留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底蕴。

张莹故居就在三落厝旁。同样是木石结构,古朴纯美、典雅大方。据传是张莹辞官归隐居住之地。说起张莹,在连江大概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他创造了连江历史上三个“第一”,第一个科举制中考中进士,第一个官至礼部尚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诗入选《全唐诗》的诗人。“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时来鳞羽化,平地上云衢。”就是张莹小时候创作的,后来被收入《全唐诗》。

宝林禅寺位于连江县丹阳镇东平村的宝林山下,是福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此外,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书“敕赐大中宝林禅寺”,迄今碑石犹存。

《你好,连江》之《亲近丹阳》

当年朱熹遭受伪学之禁时,曾隐居于宝林寺中讲学,并留下诗词墨迹。其中,摩崖石刻“雷移石”“降虎峰”,苍劲有力,都是朱熹亲笔手写。

在宝林寺的后山上,发现一座占地面积达10多亩的古墓,几乎占据了整个山头,其规模比连江县内的宰相墓还要大,是迄今发现的县内最大古墓。这座古墓初步判断为唐末宋初时期,从下到上呈阶梯状分为三层,周边护坡用条形大理石砌筑。在墓穴四周,历史盗洞达7个。据说这座墓可能是唐代的皇妃墓或礼部尚书墓,也有可能是宋朝的朱熹学生墓。

来丹阳镇还可浏览朱子祠,朱子祠宋代时原为祠庙,后为纪念朱熹多次来连江游学,在明末清初之时,改为朱子祠。还有戚军井,相传抗倭名将戚继光为报丹阳老农西瓜解渴之恩,在抗倭成功之日回到丹阳打下一口水井,丹阳人民称之为“戚军井”。还有古驿站、古驿桥、明清古街、龙潭一石成坝等。除了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丹阳的美食也不容错过!

连江丹阳的西瓜一直以来都美名在外,丹阳镇共有4000多亩的西瓜种植地,桂林村就占了2000亩,成为丹阳西瓜种植量最大的村庄,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西瓜之乡”。

来到丹阳不妨尝一下传统地方风味小吃——肉燕。圆头散尾,形同飞燕,个小馅足,入口则滑嫩清脆,让人百吃不厌。丹阳豆腐历史悠久,传统的豆腐由纯手工制作而成,有清爽可口、滑而不腻的特点,主要有豆腐炖筒骨、豆腐炖鱼头两道菜。不管是自家食用,还是招待客人都相当不错。丹阳线面是福州特色面食,历史悠久,精选优质面粉通过“发、锤、挤、搓、拉”等9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而成,口感极佳。

如果你看腻了江南水乡的古镇,不妨前往连江丹阳体验村落古镇文化、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以及探索千年古刹的悠久历史…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