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古韵悠长的鸿尾村

古韵悠长的鸿尾村

广告位

鸿尾村村名的来历,有一个典故:据先人传说,明嘉靖年间(大概是1525年),福州沿海先民为躲避日本倭寇的侵扰,有的举家沿闽江而上向内陆迁徙。当他们来到鸿尾村时,站在穆源溪岸边向北眺望,发现鸿尾的群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雁,雁尾部的山坡缓缓撒向流井厝、陈厝里和穆源溪一带,认为此处是宝地,于是就定居下来,定居在这里决大多数的村民都居住在鸿雁的尾巴上面,所以就将这里命名为“鸿尾”。

穆源溪是鸿尾村的母亲河,全长15公里,其中流经鸿尾村段有5公里。在过去,穆源溪是当地重要的水运通道,在鸿尾村、石佛头村、奎石村均设有小码头,小货船通过闽江可直达福州。

穆源溪流经鸿尾村下堂溪段,有一座矴步桥(又名桥矿),是福建省认定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矴步桥始建于晚唐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过去,这座矴步桥是鸿尾村与外界往来的主要通道,全桥立58个石墩,远远望去,宛如钢琴上的琴键。

鸿尾村古民居大多数是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现保留比较完好的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木石结构古宅志统厝,清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的官春厝,以及克炎厝、榜上张氏故居、下新厝等老宅。这里走出了共和国将军叶友达、辛亥革命志士和鸿尾中心小学的创办人叶朝樑等知名人士。

鸿尾村的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座山峰,分别为龙门旗山和老模拇,两座山峰的顶部都比较平缓。站在两座山峰上眺望远方,不仅鸿尾乡的全境美景尽收眼下,还能看到滔滔的闽江和两岸村居。

鸿尾村的山,奇特俊美,形似各种动物,如龙门旗山的龙、狮头崖的狮、虎头山的虎,这些美丽的山形动物,世代守护着鸿尾,也为鸿尾村增添了不少情趣。

千百年来鸿尾村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似水流年的故事,静静地等待着更多的人走进这里,品味远山的眉黛,抚触溪水的灵动,欣赏古村的恬静,寻觅寻常人家的琐碎和美好。

古韵悠长的鸿尾村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