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谷忠
七月的一天,朋友老赵开车,带我去郊外的白眉水库闪游。老实说,在福州这座水网上的城市蛰居多年,水还见得少吗?因此去时,心里并不抱特别的期待。谁知,就是这次去后,白眉水库的水,至今还丰盈在我的心里。
那天早上九点左右,出门时,头上的云絮分明还遮不住天空,谁知出市区刚一会,发现天已逐渐暗了下来。抬眼望去,远远近近的竟然浓云逼人,随着车轮飞旋,迎面而来的便是那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四周,立即陷入一片白茫茫的雨雾之中。然而,没过多久,云卷云飞,天又放晴了,离福州约一个小时车程的白眉水库也到了。
下车,一座大坝出现在眼前:暗灰色的身躯,龙脊一般横卧在山峦之间,巍然壮观,固若金汤。拦蓄的库水,阔大深远,波纹漾漾。上游云烟缭绕,青山时隐时现,但仍透出了万物生灵在雨后崭新滋长的绿意,团团簇簇,深深浅浅,蔓延不尽,宛若一幅徐徐打开的水墨画。俯视坝下,闸门斑驳,飞流如注。泛黄的溪涧,双拥着两岸潮湿的青石和葱茏的乔木,畅快地向前流去。几朵野花,参差点缀在溪草之间,闪闪烁烁,极是撩人;时而,几只山鸟飞过,在一片空蒙和氤氲里,留下一串响亮的叫鸣。
带我前来的朋友老赵,军人出身,后成为一家报社的资深记者。他告诉我:这就是白眉水库,位于亭江镇山中的白眉溪中游。水库于1998年开工,200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它的建成,不仅改善了郊区饮用水质和开发区投资环境,同时也解决了附近乡镇农田灌溉、防洪排涝等问题。如今这水库,已然是一座人工湖,水源充沛,水质优良,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市郊居民也幸福地用上了生态水……
顺着老赵话声,我打量着四周,感觉有凉凉的风迎面吹来,湖面也隐隐泛起层层涟漪,这不正是古诗“高截碧潭长耿耿,远飞青峰更悠悠”的写照吗?就凭这,我觉得来值了。没想到,就在这时,向来说话直截了当的老赵,突然调换了嗓门,朝着我感慨地说道:知道吗?也许是我当时多次参加过这座水库建设的报道,后来每到这里,我都会想起我保存的有关资料和图片,真不知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当年,为了蓄起这一方水域,曾经生活在溪边的百姓,为了国家建设和供水安全,扒掉祖上盖起来的房子,锯倒篱院里的老树,蹲在残垣断壁前,吃下在老家的最后一顿饭,携幼扶老,迁到下游新的居住地,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移民精神,可说是为市郊千家万户幸福指数的提升,呈献了大爱情怀。
老赵的这番话,听得我不住地点头。于是就这个话题,我们在边走边聊中,说到当年三坊七巷许多住户的搬迁,说到城中村竹屿、横屿、前屿、后屿的部分迁移,说到城市开发,繁闹地带上诸多木屋、窝棚的先后拆迁……由此叹道,福州百姓为城市建设体现出一种顾全大局的精神,无疑是值得铭记的。
福山福水福州城,多少追福造福人。眼前,这座沉稳、俊秀的人工湖,曾映衬过多少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树立超前意识的时代弄潮人。这么多年来,值得点赞的还有库区的管理人员,暑寒交替,多少日夜,他们以一颗颗朴素、坚韧的心,忠于职责,时刻值守,巡视、护卫着大坝和水质安全。都说,山有山言,水有水语,正是这一方山水,汇聚过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奉献了血汗,奉献了力量,因此,记住这样的历程,留住这样的记忆,当可映照后人,衬托奋进的底色。
感叹中,仔细打量这座人工湖,心旌也像湖水般摇曳起来。不是吗?近看——天在湖中,远看——湖在天上。就在这水天一色中,我分明感觉空间和大地充溢着一种生命的律动。这种律动,看似轻盈,实则韧劲,它能使山坡葳蕤成一片翠绿;它能使树草绽放出灿烂的花朵;它能使奔走的动物,高飞的鸟群,消除难耐的饥渴;并以清静、温柔,洗濯与它相依相伴的一切。这就是水,它是世上的生命之源。到此,我与老赵达成共识:天下所有的水源,都是一片澄静和神圣之境。
沉思中走回大堤,感觉雨又落下了,在雨伞上敲出轻微的沙啦声。我回头一望,突然想到,湖底哪一处,还有老赵介绍的那个传说中仗剑远游的“白眉女侠”的踪迹?那水中岸畔,是否还残留着被纤夫绳索千百年勒刻过的溪石……
转瞬千年,换了人间。但白眉溪这一带山光非但不残,水色还更悠远。新的时代,新的气象,使人再也无暇叹息什么尘世如烟、逝波淡淡了。如今,人与水,水与人,和谐相处,交融互鉴;连四季的花开花落,也没了清愁薄绪;远古的幽怨,只停留在已经泛黄的文字之间。
终于,我把目光慢慢地收拢回来。我不能不感叹,这湖水,确有一种勾魂摄魄的美。这种美,既体现了一种野性自由,也体现了一种温柔灵动。因之,它的一草一木,一波一浪,都能让人心旌摇曳,思绪不尽。于是我和老赵又举起手机,不停地摁按着,想把我们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摄入心间。
雨中的水库,青烟缭绕,仙气十足;迢遥的水路,清幽锦长,细波如银。都说,水能静心,心能净心,水影波光幻化出如诗如梦的意境,的确使人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