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石牛之舞

石牛之舞

广告位

黄文山

汽车驶离永泰县城,渐渐进入戴云山区,扶摇直上。原先傍着公路与我们一路同行的宽展奔放的大樟溪,突然一下就变得细小了,变得安娴了,小到如一条蓝色的缎带,无声无息地躺在深深的峡谷中。左右都是山,都是拔地千仞的高峰,你简直分辨不出这座山和那座山的区别。汽车尽管开得飞快,但几个钟头下来,也就只是从这座山的胸脯转移到另一座山的怀抱而已。整个戴云山给人的最初印象是那样雄浑质朴。

到了德化,我们先上九仙山。随着海拔升高,云雾也越来越浓。当汽车戛然停下,刚拉开车门,身子便不由地一颤。不仅仅是因为山风扑面,带来一股轻寒,更因为头顶上兀然出现的一座巨岩,翘然凌空,形同搏翅的大鸟。这座巨岩的名字也非常特别,叫作“尺五天”,这是怎样大胆而又逼真的想象?

距“尺五天”不远,还有一座由三块巨石叠垒而成的岩峰,上镌三个楷书大字:“只有天”。“只有天”似乎是山顶的绝处,三面都是高不可测的悬崖,只有一条小路与“尺五天”相连。站在这里,确乎感到天是那样近,近到几乎可以与岩峰对接。这完全是石头自己营造的意境。朝阳下,天空蓝得透亮,没有一丝云彩,云层似乎全铺在了我们脚下。

不可思议的是,九仙山的风景是在峰顶展开的。由峰顶向南,岩丛中依稀现出一条游山的小径。这是从岩石间开凿的道路,石头自然便是这里的主人。你沿着小径漫步,众石无语,却顾盼含情。

一座真正意义的山,是不能没有石头的。石是山的脊梁,没有石头,山便挺不直身躯,昂不起头颅;石又是山的灵魂,没有石头,山便露不了个性,显不出精神。看着这一块块或独立傲世,或相携互衬的巨大裸石,你会想到希腊和意大利的雕塑。它们是裸体的维纳斯、裸体的大卫,那是美,是强壮和力量的象征。由此,你还会想到,古代艺术巨匠之所以选择石头来表现生命美的极致,应该不是偶然的吧!

那不仅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更是对石头生命的深层感悟。

这一点,在石牛山展示得特别充分。

石牛山是戴云山脉的第二高峰,高1781米。而石头的生命氛围,则是在1600多米的高处逐渐浓郁起来的。由这里向上,树木开始后退,最后,只剩下一些低矮的松树和茅草,疏疏落落地长在岩缝间。石头却像摆脱了羁绊似的活跃起来。这些石头都有形似的名字。或曰:飞凤,是一块飞来之石,头、翼、尾均悬空,只有腹部微微着地。那腾挪欲飞而又动弹不得的痛苦之状,显示着生命的无常;或曰:寿龟,其蹒跚的步态和龟背上深切的纹路,似在诉说岁月的无敌……

继续向上,连最后的松树也望而却步了。忽然,满天云彩辉映下,跃出一匹雄健的石牛,那低角奋蹄,直指天穹的气势,让人为之震慑。随着攀登角度的变化,那石牛山也在不断变换姿势:或弓身行跃,或卷蹄疾走,或仰天长啸……偌大一个蓝天,成了它独步的舞台。石头的生命形态,在这里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终于站到了石牛峰巅。那是一块布满了凹陷,表面黢黑而且非常粗糙的岩石。或许,这才是大自然不加掩饰的原色。这里正是牛背的弓尖处。四周无遮无拦,不用说树,连一棵草也没有。

没有温暖的牛舍,没有香软的青草……有的,只是无尽风霜雨雪和炎炎烈日粗犷的抚爱。然而,就在这高山之巅,就在这天地之间,石牛用它奔放的舞姿,将一首自由自在的生命之歌描述得多么动情,多么壮观!

抚摩这粗糙、黢黑的石面,一种原始的野性,似乎正透过手心,渐渐地漫过全身。隐约感觉到脚下的岩石正在颤动,那该是石牛奔舞的节奏吧。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