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仓山玉湖郭氏祠堂

仓山玉湖郭氏祠堂

广告位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的玉湖(玉湖为白湖的雅称)郭氏祠堂又称“聚笏堂”,得名于先祖郭子仪家宴之时,高朋满座、满床牙笏之典故。祠堂肇建于北宋,修葺于明朝,重建于清朝道光十八年。1990年和1999年,旅居马来西亚的族贤郭钦鑑与夫人郑格如率子侄郭鹤年、郭鹤韬及海内外郭宅乡亲两次捐资重修。

玉湖郭氏祠堂坐东朝西,闽江支流白湖河在祠堂前蜿蜒流过。整座祠堂由祠埕、前座、中庭迴廊、主座等部分组成,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祠堂正门前面是近500平方米的宽大祠埕,祠堂正门面对的是高6.8米、宽16米的青石浮雕“九龙照壁”,雕刻精美、风姿雄健。

祠堂大门正中上方镶嵌花岗石刻写的“玉湖郭氏祠堂”描金门额,两侧仪门分别题有“入孝”“出悌”。祠墙正面左右镶嵌青石浮雕,刻绘先祖汾阳王郭子仪“收复两京”和“金殿封王”的丰功伟绩。祠门两旁雄踞大石狮一对,威武庄严。

祠堂前座大门内侧高悬的“勋开唐室”匾额,亦是述说郭子仪的功勋。从前座至祠堂正厅的迴廊,两侧用青石雕刻描金大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郭氏先祖对子孙提出的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祠堂主座大厅为四扇七柱出游廊结构,中间三对立柱和大梁都为百年杉木,横梁为上等楠木。大梁长达十三米,梁上书有“清道光十八年岁次戊戌十月二十八日重建敬立”,标志了重建年代。梁下的两边主柱均用樟木大材,屋脊顶两端竖立喜鹊尾翘角,古朴又美观。四周檐口装饰花纹图案。

祠堂正厅中央为神龛,外配斗拱、悬钟和彩帕,内建三个八角环龙藻井,描金绘彩。神龛正中供奉始祖郭子仪和夫人王氏塑像、入闽始祖郭华及其嗣下1600多位列祖列宗神主牌位。神龛正上方横挂著名侨领郭鹤年敬立的“富贵寿考”牌匾,此四字出自《旧唐书·郭子仪传赞》:“富贵寿考,繁衍安泰,衰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神龛前摆放着一张雕刻精美的青石供桌和红木供案,供案上摆放着五供,五供正中的香炉上刻有祠堂堂号“聚笏堂”。神龛背面正中立“无嗣坛”,供奉无嗣、战亡和修谱遗漏的宗亲。

厅堂侧壁镶嵌着青石雕刻的郭子仪手书“后出师表”的狂草遗墨,笔法龙飞凤舞,为书法神品。祠堂正厅中央上方挂有“圣旨”雕龙金匾,和记录郭子仪功勋的“功齐凌阁”“汾阳王”“中书令”牌匾,四周分别悬挂“十世同堂”“进士”“监察御史”“黄花岗烈士”“工程院院士”等二十多面族贤牌匾,祠厅立柱上挂满鎏金楹联,整个厅堂牌匾楹联相互辉映,金碧辉煌。

玉湖郭氏祠堂雕梁画栋,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有木均刻花,有花俱描金。作为福州十邑地区郭子仪嫡传子孙的祠堂,它处处颂扬了先祖的荣光,表达了对“忠贞智勇、宽仁豁达”的崇敬。

郭宅人自古崇文重教,祠堂也曾是村中学堂所在。祠堂神龛前的第一对立柱上挂着一副对联“祖德启汾阳廿四考中书冠世勋名传冀北;宗功棉白水三十年上第历朝科甲重闽南”,说明了郭宅人杰地灵,科甲人才辈出。

在科举时代,郭氏家族科举蝉联,代代出英贤。始祖郭华,官授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郭初,封奉议大夫。郭志钦,宋朝进士。郭东美,南宋绍熙进士。郭文,南宋绍兴进士。郭泳,南宋嘉定进士,官益阳知县。郭居敬,元朝时汇编“二十四孝”。郭拱,明朝成化进士,官监察御史主事。郭廉,明永乐进士,官监察御史。郭文旭,明成化进士,官浙江定海知县。郭琼宴,清嘉庆进士,官浙江仙居知县。另有经魁、举人、贡元等不胜枚举。

近现代,郭氏家族中也不乏杰士名贤。如郭大旺、郭天才、郭钿官为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烈士。郭梦良为北京大学法学士、五四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李大钊“北京大学社会主义学会”成员。其妻庐隐(黄英)为近代著名作家,与福州才女冰心、林徽因齐名。郭奇珊,中山舰抗日烈士。郭钦铸,国民政府教育部初教司司长。郭孔熙,福建省武术协会委员,著名武术家。郭孔辉,汽车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上英杰的事迹亦树之以匾,高挂祠堂之上,激励郭氏后人。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