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澜桥位于福清市镜洋镇波澜村,横跨波澜溪,为当地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成化十九年(1483)建,传明万历年间邑人、内阁首辅叶向高曾奏请朝廷拨款修缮此桥。清乾隆元年(1736)重修。
该桥是一座单孔的石拱桥,净跨6.6米、宽2.15米、拱高3.3米、拱矢比为1/2、拱圈厚0.37米。桥面中间最高点比桥的两端路面高,因此,站在桥的一端看不见桥的另一端。
关于波澜桥,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福清十年九旱,又经常受到台风袭扰。台风带来暴雨,破坏性极强。有一年,地处交通要冲的波澜桥被洪水冲垮,需要重修。为此地方官员上书叶向高,请求减免福清的赋税。叶向高上折子说,重修波澜桥耗资巨大,请求减免福清三年赋税。万历皇帝问,波澜桥多长,需要花这么多银子?叶向高说,此桥站在桥头看不见桥尾。
万历派太监去查看。其实,波澜桥不过是一座数丈长的拱桥,因为坡度特别大,站在桥头当然看不到桥尾。太监不是傻瓜,但他明白阁老的良苦用心,向皇帝汇报说,此桥果然是站在桥头看不见桥尾。万历皇帝会心一笑,免了福清三年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