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黄石村是个有故事的村庄!
据“八闽通志”十五卷记载,闽清从元代开始设都。黄石村属地从东头“庵隔亭”起,西至梅溪五峰桥渡船止。传说古代,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在黄石村出现过。有一天,田野里忽然冒出一块宽约5米,长约10米,高1米左右的黄色盘石,并且神奇般在盘石上天然裂纹成“王石”二字。乡村有此奇观,古代先民以景取名“黄石”,于是,村庄便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黄石村。
黄石村,一个响亮的名字从此嵌在这里。村民们友好相处,守望相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崇文尚武,人才济济。
我的童年就在这块土地上度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回到了家乡。
在故乡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熟悉土地上行走,我的心变得特别柔软润湿。那山,那树,甚至是泥土,无不唤起我对往事的追寻。当一串串童年的记忆涌入脑海,撩拨着我的思绪,轻抚过我的灵魂,我发现自己还是很爱故乡泥土所散发出的味道。
在林氏祠堂边,我停下了步子。经过改造的祠堂旧貌换新颜,祠堂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早晨,都有很多村民到祠堂周围的文化活动中心晨练。白天农闲时,村民们热衷到祠堂里的农家书屋读书看报。
我们沿着祠堂边新建的栈道继续行进。栈道的左侧是黄石小学,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塑胶跑道、平整的篮球场把校区映衬得分外美丽。栈道的前方是郁郁葱葱的金钟山,山上兴建了金钟山公园,增加村民健身活动新去处,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黄石村具有更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家乡的土地上行走,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仅在于外表,还在于当地村民热爱土地之心。它的美是静谧的,却不沉默;它的美是朴实的,却不简单。
当我站在金钟山的山顶上,俯瞰黄石村,只见一条条道铺到了家门口,铺到了田地间,有的蜿蜒如画,有的挺直如笔,自成一道风景线。老样新式的房屋交替出现,传统与奔放,恍若时光在交错更迭。黑瓦白墙板门、飞檐翘角的老屋,重现昔日风采;瓷砖贴墙的新居,书写着黄石村的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