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文化创新 觅景咖啡馆——一人一车

觅景咖啡馆——一人一车

广告位

觅景咖啡是自带江湖气的,没有固定的摊位,没有具体营业的时间,仅仅一个人和一辆自行车出没在烟台山的梧桐树下、老洋房和弄堂里。不少人为了品尝这杯从自行车冲泡出来的咖啡专门上一趟烟台山。店主叫刘运平。

美国领事馆的白色洋楼对面巷弄里,覆盖着野花野草的高墙下,刘运平站在老位置,手摇研磨,冲煮咖啡,感受着烟台山百年风貌。他的身前,是一辆复古公路赛车,这就是他骑行一年的单车“咖啡屋”,制作咖啡的全部家当都在这辆单车上。一个人,一辆单车,他就这样成了福州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刘运平单车后座的小木箱,是他的工作台,摆放着咖啡手冲壶、滤杯、分享壶、手摇研磨机等。他每天午后带上三四种咖啡豆、3升山泉水等,从旗山竹楼山庄家中,骑行20多公里来到烟台山摆摊。他设计了5种咖啡饮品,有冷萃和手冲。这些日子,他也统计过,月收入好的时候有三四千元钱,月收入不好的时候就一千多元钱。他做这件事之前,心里其实也没底,只是喜欢就决定这么做了。

说干就干,刘运平不知从哪里淘来一辆复古公路赛车,做了些小改造,定制了个小木箱,再装上咖啡店里遗留下的一套器具,觅景咖啡店又重新“开张”了。除去周一,他基本每天准点出摊。

刘运平爱上咖啡,还要从2003年的一个雨夜说起。那晚,为了躲雨,他冲进了温泉路的一家咖啡馆,并点了一杯咖啡。“入口微苦,但回味无穷,从此就爱上了咖啡,不能自拔。”刘运平笑着说。2005年,爷爷病重,刘运平回到南屿照顾老人。因为家就住在旗山的竹楼山庄,节假日有不少游客到当地游玩,他便萌生了开一家咖啡店的想法。

最终,他用竹子建了一家30多平方米的咖啡店,经营3年后,因为生意时好时坏,他换了个地方又开了一家咖啡店。“第二家店的生意其实挺好,但两年后合约到期,只能选择关门结业。”刘运平说,那时他想修缮家中老宅开一家咖啡主题特色的民宿,但老宅的修缮才进行一部分,资金就不够了。为了赚钱继续修缮老宅,刘运平有了骑单车卖咖啡的大胆想法。

现在的刘运平,已成为烟台山爱国路2号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也喜欢上了来这里,喜欢上了喷泉的琴音,喜欢上了看巷间繁花嫩叶,喜欢上了听老者诉说历史文化。他还特别喜欢烟台山的慢生活,这一年多时间也和周边的群众熟识起来。

尽管大叔曾被福州数家媒体报道,但每日销售额还是“捉襟见肘”,仍不及普通咖啡店的半分之一。但当被问道:“有没有想过放弃,干自己老本行”时,小哥不假思索的回道“从没有,我还是很看好咖啡的前景”。小哥还说他最近正规划着开家工作室,未来还再打算开家咖啡馆。

英伦范的店主

临近6时,刘运平准备收摊,并带走所有的垃圾。这是那一天,他第一次坐下来,来回3个多小时的路程很长,但能看到许多风景,收获很多。让他感动的是,很多人通过网络得知他的想法,会特意来寻他。

已到不惑之年,被现实狠狠扇过巴掌,仍还有重头再来的勇气。本以为只有在书本上才能看到的“大人物”精神,没想在福州街头,每天都在上演。但是大寒过后,一定立春,看看小哥,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只要还愿意努力,人生随时可重启。

最后,致每位还在为梦想坚持的福州人,愿你去时乘风破浪,归来满路星光!不管多少岁,永远不要丢失前行的勇气。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