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建筑 跨海宋桥桥尾桥

跨海宋桥桥尾桥

广告位

新厝是福清的南大门,有一座已走过千年的跨海石桥,横跨福清市新厝镇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两地,至今还在默默地奉献着她的“光与热”。她,就是福清桥尾桥。

桥尾桥位于“滨海小集镇”新厝桥尾村,始建于宋元祐五年(1090),比福建四大古桥之一福清龙江桥还“年长”20多岁。

桥尾桥是福清与莆田分界的桥梁,曾用名“迎仙桥”“上洋桥”,历史上是闽南学子商贾经由福(清)莆(田)进省上京的一条通衢大道。由于与莆田接壤,又称“兴化江口桥”。

该桥全长97米,宽4.8米,9墩10孔,条栏式桥护栏。两岸桥头分别竖立4尊护桥武官石像,高约1.2米,站立于圆形石墩上。石像上方护像雨遮镂刻有“祈保平安”“威震江桥”字样;石像前配备有石制香炉,供过往村民焚香祷告。

桥尾桥采用花岗石平铺为梁,桥墩呈舟型,便于桥上通行、桥下行洪,展示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该桥于明代年间重建。清朝雍正元年(1723),国学生魏明昌再次捐款重建。民国时期,桥梁损坏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拨款修缮。1962年,在原桥墩上铺设钢筋混凝土桥面,改造成为公路人行两用桥。

至今,桥尾桥依然不辱使命,还在承担着福(清)莆(田)仙(游)经济发展和民间民俗文化的交通要道之责。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