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宗教信仰 花园巷里的曾公祠

花园巷里的曾公祠

广告位

在福州南门于山北麓花园巷通向法海路的巷口拐弯处,有一个古老而又奇特的地名叫“牢堆口”。原来,这里是古代福州府属闽县关押犯人的监牢所在地的路口。明代时,曾在这里建有一座曾公祠。它是为纪念一位传奇式的历史人物而兴建的。五十年代初,因当地建设需要,曾公祠便迁移到对面的花园巷里。

曾公祠内塑一尊曾公坐像。登上小楼,只见墙上贴着一张简介。原来这位曾公名叫公扬,湖南省安仁县人。他于明代万历年间来福州担任闽县典狱长,负责看管犯人。由于他为官清廉,处事严正无私,深受百姓敬爱。尤其是每逢春节期间,他大胆决定从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开始到正月初四下午,让犯人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许多犯人感恩不尽,不但都能准时返回监狱服刑,而且经亲人的教育,也都改变了态度,起到了感化的作用。

在“牢堆口”监狱关押的犯人中,有一个尚干乡人名叫林玉。他在家里是个孝子,因一次上山砍柴,不慎柴刀脱手,误伤人命而被捕入狱。当他被放回家过年时,正逢老母病重,他无心过年,四处求医寻药,到了正月初四下午约定返狱时,经过乌龙江渡口时,因突遇风浪,一时渡船无法开航,于是误过了准时返狱的时间。这时,又恰好有官员前来检查监狱,曾公眼看林玉未返,自己犯了失职,难于交代,于是便自杀了,时年37岁。第二天,当林玉赶回监狱时,见曾公为他而殉职,抱尸痛哭,最后撞死在曾公尸旁。

狱中众犯人见状哀痛不已,并立碑以示哀念。至今,曾公祠里尚保存一方石碑与一个石炉,上刻有“闽邑牢堆口”字样。事后,乡民深为曾公事迹所感动,便建祠以资纪念且香火至今不断。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