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据明王应山 《闽都记》 卷12: “罗星塔屹立江心,镇会城水口,称罗星云。俗呼磨心,以在水中央也。”相传最初由宋代柳七娘所建,故又名七娘塔。罗星塔是一座空心石塔,位于马尾港的罗星山上,建于明天启年间。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
明初,罗星塔已标绘在郑和航海图中,以及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万历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著名学者徐渤等人倡议复建。
罗星塔位于马尾港的罗星山上,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形势险要,《福建通纪》称其“重山环抱,层层锁钥,固七省(从辽宁至广东七个沿海省份)形势最胜之区”。罗星塔与马限山麓下的马礁,隔水相望。这段江面的潮水,变化万千,尤其八月大潮时日,古人曾把它与杭州钱塘“八月中”观潮相提并论,足显奇观。
罗星塔七层八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0米,每层均建拱门,游人可拾级而上;外有石砌栏杆和泻水搪。檐角上镇有八佛;角下悬铃择,海风吹来,叮当作响。塔前刻一对谐音联:朝朝朝朝朝朝夕;长长长长长长消。
罗星塔山现己开辟成公园。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附近还有福建船政局一号船坞遗址、昭忠祠等历史文化遗迹。
罗星塔位置险要、是水路进入福州的必经之地,因此也无数次被摄影师和画家记录下来,其各个时期的绘画、照片相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