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东犬灯塔与东涌灯塔

东犬灯塔与东涌灯塔

广告位

马祖东犬灯塔旧称白犬灯塔、东犬山灯塔。东犬灯塔,位于东莒(东犬)岛福正山巅,海拔约66米。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由于闽江口外岛屿星罗棋布,江口辽阔,船只航行其间易误判方向,造成航向偏差而触礁搁浅。由洋人掌控的闽海关决定在长乐县的白犬列岛的东犬岛上建造灯塔。东犬灯塔建造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系当时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主导、营造师韩德善设计建造的洋式灯塔。灯塔座身为圆形,是一座以花岗石材建造的灯塔。灯塔总高约19.5米,座身向上微微收缩,沿着塔内螺旋形石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

塔顶装有圆拱形铸铁灯罩及风向标,灯罩内装有旋转透镜石双芯石油灯,每秒可闪白光三次,光力约二万九千烛光,经蚌形玻璃透镜折射后,光程可远达16.7里。灯架上镶有铜牌,上有英文刻的“伯明罕张氏兄弟灯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字样。

灯塔正门朝西南,与办公室中廊大门相对,两门间有条斜坡小路相通。为防风和便于出入,路中央筑一道防台风墙。这种做法是台湾地区其他灯塔所罕见。

除主体灯塔外,还建有旗杆台、雾炮炮台、火药房、油库。火药房为方形。雾炮炮台也是方形平面,由块石筑成。台面上铺花岗石,装有前膛铸铁炮两尊。1956年,台海情势紧张,东犬灯塔向闽江一方的璃灯罩曾被黑漆涂抹,“八二三”炮战(1958年),东犬灯塔全面停灯。36年后,1994年东犬灯塔重放光明,并用电灯代替。

东涌(东引)灯塔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白色圆筒形砖塔,也是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晚年所监理的灯塔之一,由总营造司、英人哈尔定负责建造,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完成,同年五月十八日正式启用,是马祖列岛中仅见的英式风格建筑。灯塔边立有一块石碑,碑面“闽海关东涌灯塔”七字为楷书。早期闽海关四座灯塔建成时间依序为东犬灯塔、牛山灯塔、乌坵灯塔、东涌灯塔。

东涌灯塔耸立于东引岛乐华村东坡“太白天声”北侧海拔93米的山坡上。它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北方向,是北方船只进入福州马尾港的主要航标。灯塔塔身为圆形,可承受来自各向的风压。塔基外径5.64米,内径3.64米。灯塔底楼墙厚约1米,由红砖垒砌而成并涂以白漆。扇形花岗石板铺砌在地面上。底楼入口处有一道20级阶梯可通到塔顶上,总高度14.2米。塔顶外环一圈平台,台缘以花式铸铁质楼梯附着于圆弧墙面,具有十九世纪末欧洲铸铁建筑装饰风格。

东涌灯塔有雾炮两尊,属壶口前膛铸铁炮。炮台建在灯塔基地最低处,顺着石板路蜿蜒而下可到达炮台。早期洋式灯塔最常见的音响航标就是雾炮,又称号炮。当天候不佳或海面多雾能见度差时,利用前膛火炮炮膛内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巨响,达到示警的作用。

一百多年来,东涌灯塔与东犬灯塔一北一南共扼闽江口,默默地值守在东海上,为南来北往的船只标明航向。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