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亭医院1866年由英国圣公会创办,是福州最早的一家外资医院。福州沦陷时,时任塔亭医院院长的是英国人黄约翰,他与塔亭医院的“陈医生”们成立了一支红十字会急救队,由他与华人总务医师陈为信负责。黄约翰回国后,陈颂磐于1944年接任塔亭医院代院长,1947年被任命为院长。
抗战期间,医疗条件十分艰难。没有足够的金属器械,“陈医生”们就拿出家里晒衣服用的竹制夹子,消毒后用以代替;没有做手术用的缝合线,“陈医生”们就让孩子们到医院门口的老樟树上抓一种肥肥的绿虫子,挤压出虫的肠子,放在白醋中蒸煮,肠子就变得直而韧,用以代替急缺的羊肠线。沦陷期间,伤病人员很多,三个“陈医生”成了没有下班的医生,每天至少花16小时给病人看病。1941年4月18日,日军在福州仓山龙潭角一带狂轰滥炸,许多居民死伤。“陈医生”组曾连续36小时坚守在手术台边,吃饭由护士喂点馒头,小便也用铜盆接着。陈家的孩子陈天如曾亲眼看见陈宗磐为一位被日机炸断小腿的伤员锯除残腿,为一位被子弹打穿肚肠的义序乡民作开腹修补肠道手术,还见到伤愈后的乡民及其家属跪在陈宗磐面前感谢救命之恩。
爱尓兰都柏林人恒·约翰(Bishop JohnHind),1902年受都柏林大学福建布道会差遣到福州。在塔亭医院总务医生陈为信等人的建议下,恒·约翰于1938年在福州成立了福建国际红十字会,并担任会长之职。福州第一次沦陷,日军在城内大开杀戒,福建国际红十字会发出通知,各难民所紧急收容各地送来的难民,提供最基本的救助。救济物品一运到,须及时分发到每个难民手中。恒·约翰以福建国际红十字会会长名义,发给塔亭医院总务医生陈为信等人国际红十字臂章,指派他们组织人员运送粮食、器具、药品等物资,重点支援城内的协和医院和柴井医院,用于救治受伤同胞。执行这项危险使命时,由英国医生开车,陈为信押车,车顶上罩着白底红十字旗帜,以防敌军误袭。冒着枪炮,他们在大街小道上奔跑,把药品、食物等紧缺物资运往城内各处,包括台江、仓山的各医院、学校和难民所。
那段时间,福建省立第一医院迁往南平,协和、柴井被日军占领,“陈医生”们所在的塔亭医院,成了福州最后一块人道主义阵地。
在日军疯狂轰炸中,各国在福州的租界为了防止误炸,纷纷在自己的屋顶上升起国旗。为避免被误炸,塔亭医院屋顶也绘制了英国国旗。1944年10月,福州第二次沦陷。日军第一次冲进医院那天,陈兆奋和陈天如,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趴在墙头上目睹了全过程。陈兆奋回忆说,当时,附近许多人没处躲避,就在医院里找个角落藏起来。眼见他们遇到危险,身为红十字会员的院长陈颂磐和总务医师陈为信两人换上白大褂,戴上国际红十字会臂章,挺身而出。日军通过汉奸翻译说:“这所医院是英国敌产,我们要全盘接收。”陈颂磐通过翻译回答:“这是中国人的医院,我是院长,他是医生,没有外国人。”并指着红十字臂章说:“我们都是国际红十字会成员,执行红十字的宗旨。这里是红十字会辖下的医院,依照国际公约,你们不可以随意进入!”日本人刷地一声将刺刀架到医生们的脸颊前:“你屋顶刷的是英国国旗,还有什么话说?”陈为信马上站出来用流利的日语说:“屋顶上有英国国旗的这座楼,是英国人捐钱建的,我们这里还有德国人捐建的楼房,也有日本人出钱建的病房,这所医院是万国牌的。”日本宪兵收回了刺刀,陈为信接着提高嗓门说:“你们的日本领事前些天就在我们这里看病,我给他看的。”接着说出了日本领事的名字。日本宪兵领头的问道:“如果我们来看病,你给不给看?”陈为信答:“按照红十字会规定,当然是一视同仁。”
日本人悻悻离去。塔亭医院保住了,成为福州第二次沦陷期间中国人掌控的、唯一能正常运转的正规医院。沦陷期间,塔亭医院成为许多抗日义士逃生救命的“地下通道”。
1944年10月4日,撤离福州的福州救火联合会等团体约300余人,在闽侯南港整编成战地服务队,于10月8日凌晨打响了仓前山抗日反攻战。由于实力悬殊,战斗甚为惨烈,我方29名队员为国捐躯,23人受伤,多为仓山本地人。遭到突然袭击的日军万分恼怒,立即搜捕我方战斗人员,并捣毁救火会。日军的暴行和搜捕激起了民愤,我方伤亡者被民众偷偷送进塔亭医院里。陈兆奋和陈天如当年亲眼看到血流如注的伤员从烟台山上抬下来,鱼贯而入被抬进医院,父辈们作为红十字会急救队,立即又开始了紧张的救治工作。
日军很快就抵达医院,要强行彻底搜索。此时医院内一些伤员的手术还在进行。情况危急。会讲日语的陈为信当即出面,故意带着日军绕了个远道四处检查,用以争取时间。院长陈颂磐则快速组织伤员们化装,让他们混杂在普通病人中间:头上受伤的,就包个伙夫的头巾,拿个吹火筒,假装工友在厨房里埋头生火;截了腿的,就转移到内科一般病房,放进被窝里,伪装成严重的内科病患者;一些轻伤伤员,就穿上园丁的服装,在院子里修剪花枝,锄草施肥;伤情特别重的,就转到停尸房里……最后,日本人找遍了整个医院,就是找不到抗日伤员。
1945年5月18日,日军彻底退出福州城。福州光复后,福建省府回迁福州,省府主席刘建绪上将亲自将一面“见义勇为”牌匾送给塔亭医院,以此感谢抗战期间该院与福建国际红十字会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