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安古邑,今称淮安村,位于福州南台岛最北端,隶属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闽江干流在淮安古村这里分为乌龙江与白龙江两大支流。怀安和淮安谐音,两名一地,这是众所周知的。这里曾是一片桃花源般的乐土,闽水浩荡,花木扶苏,田畴碧绿,鸭肥鱼白,炊烟袅袅,沙滩净美,古渡临风……“挂帆望烟渚,整棹别津亭……”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晚发怀安》的诗句使怀安古村总让人惦念。
从宋到元,淮安作为福州城的要道俗称闽江北港但眼下淮安村破落的房舍随处可见,残破的遗迹零星散落,残墙上爬满霉苔,村道坑坑洼洼,尘土漫天。淮安的村民早在90年代中期已搬到洪山桥去了。现在三环路已穿村而过,别墅也会随之盖起来,……谁有闲心,独自一人踯躅于残垣断壁之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怀安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经宋元明三代,至明万历八年(1580年)撤除并入侯官县,共历时598年。怀安县是福州府所辖闽县、侯官、怀安三县之一。今人依然熟知的上渡三县洲,即为当时三县共属之闽江河道冲积洲。现在,怀安古地名如小桥、横街、亭前等均是今天福州市区主要街道的名称。
怀安县治最初设在芋原江北30里(今闽侯县荆溪镇桐口村)。宋咸平二年(999年),福州转运使丁谓奏移至城西北25里的南台岛北端的石岊村(今仓山区建新镇淮安村),改“闽越亭”为县衙署。怀安县迁治到石岊村后,该村改称“怀安”,后又改“淮安”,沿用至今。
在置县的鼎盛时期,怀安共有50个村、18个码头、14座庙宇、30口井及驿站、孔庙、县学等,人户多达13000余,人烟稠密,物产丰饶、经贸繁荣。其时,洪山桥未建,怀安已砌一座横跨闽江的大桥,从闽江上游来的人客多由此转道福州等地,至今江边尚留有 “大桥头”的地名。怀安县这一段鲜活的历史,已消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但历史文化却沉淀了下来,形成了怀安古邑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