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马祖列岛,一个你未曾踏足的地方

马祖列岛,一个你未曾踏足的地方

广告位

某年某日,我和一个看起来很儒雅实际上很闷骚的戴个眼镜个子很高的台湾小哥在北京一座高层上一边看着帝都难得的晴天,一边喝着他托人带来的马祖高粱。“相比于金门高粱,马祖高粱更珍贵,因为产量低,也更浓稠,放在冰箱里它不会冰冻,反而会更有香气,酒会缠绕在杯壁上一圈一圈,就像少女嘟起的嘴唇吸引着你一探究竟。”台湾大爷如是说。“别跟我扯那些臭氧层子,说说马祖到底是个什么样地方?传说中的无头部队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干了手里这杯说道:“想知道?自己去啊!”他还是那张欠揍的脸。我又倒上一杯,心里念着:马祖,马祖,你还真引起我的兴趣了。

关于马祖,可能上一辈人了解的更多,在国共对立的年代,马祖金门似乎是个敏感的地方,几乎没有内地人可以上到岛上一探究竟,可能那个时代上岛的内地人也只有驻守在福建沿岸的水鬼们吧。马祖和福建两边分别流传着各种关于两岸水鬼的传说,有兴趣的可以查查,这里我不谈政治,这里我只说马祖旅行有什么。

蓝眼泪,马祖近年很火的一个IP。每年4月份开始,马祖各岛沿岸时常会出现荧光海的奇观,非常壮观,这个只有亲身见过的人才能感受到有多漂亮。

战防遗址,马祖各岛有很多对立时期修筑的据点,现在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以及马祖战略位置的释放,大部分都作为景点供游人参观了,走进很多深入地下百米的地下防空洞,感受当年马祖军民开凿的不易。

森林步道,马祖的空气真的使我们这些生活在常年雾霾中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良好的空气和负离子非常适合徒步爬山。

好客民宿,在台湾住民宿是一种享受,在马祖也一样,马祖的民宿会让你有一种住在朋友家里的感觉,喝一杯民宿主人的手冲咖啡,跟主人借一台摩托车环岛舒服极了,此处特别推荐北竿岛的芹壁山庄,少主人的咖啡巨好喝。

马祖列岛属于台湾,所以前往马祖列岛旅行还是要办理两证:大通证和入台证。自由行需要大通证的签注为G签,入台证可提前办理也可以到达马祖后在入关前办理落地签,落地签价格为400新台币(不收人民币,需提前准备),只需要提供大通证即可,每个人办理时常在5分钟左右。

遇见马祖,其实是件很意外的事,由于我每次办理台湾签注要回到老家办理,所以我从来没想过要把台湾的签注浪费在这个台湾的离岛上,因为虽说它是台湾的离岛,可能离福建的距离远近于台湾,而且马祖的居民大部分来自福建,以至于我本能的以为这里和福建基本无区别,根本提不起兴趣,如果非说一个马祖能够吸引我的点,那就是它足够小众,在这个世界上各大旅游景点都充斥着游人的时代,小众更得我心,虽然随着近几年马祖蓝眼泪的传播,马祖的旺季的游客多到各个岛上的民宿都承载不过来,可能却很少看到大陆游客的身影,自由行的更是少见,所以最初我对马祖并没有太多期待,你们觉得我写到这里该转折了是吧,该夸马祖多么多么好了是吧,去了一趟改变了我的看法了是吧,一下爱上这个地方了是吧?如果你们这么想,那我不得不说,你们说对了!没错!去了一趟我就想在这买房子住了。

提到北竿,有一处地方一定不能不提,那就是因为处于芹山与壁山之间而得名的芹壁古村。整个芹壁宛如石头城,都是由粗犷的石块建筑而成,正是闽东沿海建筑的特色!古宅群顺着山势成梯形罗列,房屋建材以花岗岩与大理石为主,由于石材的质地粗糙且富有青白、黄褐、砖红等色泽,堆砌起来的石板屋相当的美丽,而屋顶的“鲫鱼嘴”是用来排水的设计,而用以镇宅避邪的石狮,则是闽北建筑中的代表作。

在北竿的夜晚,我们每天都翘首企盼看到传说中的蓝眼泪,然而一直天不遂人愿,直到我们离开的前一晚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传说中的蓝眼泪,果然像蓝色的精灵在夜晚跳跃。

如果说北竿还有什么我不能忘怀的,那就是大坵岛了。大坵是北竿的离岛,很小的一个岛,环岛走一圈一个多小时就走完了,但是在这么小的岛上却住着一圈精灵—-梅花鹿。其实身为一个东北人,梅花鹿并不会太击中我喜欢的点的,毕竟在老家小时候都是在狩猎场射鹿的,而且我们还有更萌的傻狍子。但是大坵的梅花鹿跟东北的不一样,跟奈良的也不一样,这里的鹿不像奈良那样看见鹿饼就跑过来,也不像东北那样离远了看见人就跑掉,这里的鹿非常适合拍照,如果你手持一把桑葚树的叶子,那你就是这个岛上的领鹿人,这个岛的鹿都会跟着你,搭配它们生活的环境,大海,草丛,拍起照片来美极了,最重要的是大坵还是不收门票的,你乘船来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大坵岛上原有的居民全都搬走了,所以原本大坵会成为一个无人岛,后来一个台湾本岛的男人来到这里,开了一家只有四个房间的民宿,养了一群鸡,和这些鹿生活在一起了。几乎大部分上大坵的游客都会选择来这个民宿吃只鸡再走,因为这个男人养的鸡是喂蜈蚣的,煲出的汤非常鲜美,而且从杀鸡到做菜到上菜到收拾桌子都只是他一个人完成,也不雇人,也不接受现金支付,所有吃饭的顾客都是把饭钱转账到男人老婆的银行卡里,让我不得不称赞这位男人的老婆好福气啊。

东莒岛位处马祖列岛的最南端。面积2.6415平方公里,海岸长度约13.22公里,旧名为“东沙”、“东肯”或称为“东犬”。四面环海,盛产鱼、虾、蟹、蛤等,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海岛。

东犬灯塔由英国伯明翰强斯兄弟灯塔工程建造有限公司(Chance Brothers and Co. Limited, LighthouseEngineerstructors, Birmingham)兴建,耗时三年完成,为早期的石造洋式灯塔,楼高四层,由塔身、塔灯、塔顶三部份组成。塔身为圆形石造,墙厚99厘米,座身向上微缩,塔顶与塔身的比例约为2比3,塔身趋于直筒状,入口为中国拱式门卷,墙身开设方形窗,塔顶与塔身间的修护平台,以挑檐石层层挑出,再用石灰浆抹出装饰性的线脚。原有的基地呈长方形,长约184米,宽约61.5米,总面积约11,316平方公平方米。1978年中华民国国防部因战备需要,拆除西南角围墙约50米。连接灯塔与办公室的草地上,筑有一道长达30米的白色防风矮墙,是因为东犬灯塔位处高地,风势强劲,为了避免守灯人手上的煤油灯被风吹袭,才特地筑起。由塔顶风标至地面高度为19.5米。塔身内部楼高为三层,高10.66米。在台闽地区现存的洋式灯塔中,是第一座以花岗石材建造的灯塔。原本内部的灯器采用二灯蕊多孔油灯,后来改为白热石油气灯,同样为英国伯明翰强斯兄弟灯塔公司的制品。灯塔光源经过蚌型水晶透镜折射后,光程可远达16.7浬(约31公里)。  东莒也是非常适合看蓝眼泪的,无奈我们东莒那天也是下大雨,在雨里拍了这张也是蓝眼泪赶紧匆匆回到车上,也是非常遗憾的一晚,此次马祖真是留下了非常多的遗憾啊。

南竿第一印象就是那座在无论在岛上都能看到的妈祖雕塑,其实原来马祖岛本来就是妈祖岛,是因为渔民信奉能够保佑他们平安的妈祖而得名,然而后来国民党到了嫌弃妈祖的名字太够柔弱,去掉了女字旁,改为了马祖岛。

南竿上有一个有趣的咖啡馆,这是南竿旅游局将一些废弃不用的碉堡放出来让大家改造成为咖啡馆或是民宿,我说的这个就是其中一个改造非常成功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的老板是个学者,第一眼看上去特别像那种古时候随时会打学生的老学究,脾气看起来也有些古怪。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很有思想挺有趣的老头,如果你对了他的脾气,他有可能让你参观他的秘密基地哟。咖啡馆的视野非常好,依山傍海,坐在咖啡馆的窗边来一杯咖啡,看着海是一个非常悠闲的体验。

东引岛相比于南竿北竿会显得比较小,但是还是很值得上去玩耍的,除了有着非常漂亮的灯塔,东引岛还有深入地下数百米的防空洞可以参观探秘,让你感叹当时军人的辛苦壮举,在这个地下的防空洞中还有个可以眺望大海,观赏黑嘴鸥的观景台非常棒。

东引岛,亦称为东引,福建省福州连江县东引乡的主岛屿。原属福州罗源县,自西元1965年7月起始划予连江县代管。旧称“东涌岛”,属于马祖列岛,分为东引、西引 (又名清水岛)两岛,两岛相隔仅半华里,退潮时可涉水而过,两岛周围水深四十余寻,急流汹涌,由是得名。目前东引岛经中柱岛(又称中引),而和西引岛有桥梁相连结。东引岛灯塔建于清朝光绪30年(1904年)。东引岛为战略要地,故现在为军事管制区,在岛上部署有天弓防空导弹阵地,有深水港名为中柱港。

“东引”原名“东涌”,据民间传说,很早以前,福州东北方海面,一夜之间涌现一座小岛,无以为名,遂名之“东涌岛”。其实,在马祖列岛中,东引海域最深,船帆从南竿驶向东引,过了亮岛(俗称浪岛),涌浪便转大,因此,古人才以“涌”来称呼。东引“水深潮畅、群礁拱抱”,是最佳钓场之一,也是保育鸟类黑尾鸥的故乡,此地区民血缘与福建长乐一脉相传,故时至今日,尚保留福州乡音及闽东一带风俗信仰。百姓以林、陈、刘为多,人口总数约700人,原多以捕鱼为生,但由于鱼源逐年枯竭,现居民多以经营商店为主。

我离开马祖列岛的时候,善淳说:你会写游记吸引很多摄影师来这里玩吧?我说我会写我在马祖的感受,但不想吸引摄影师来这里,我想吸引的是年轻的背包客,我觉得旅行马祖不该是寻找合适的光线寻找机位守候美景,而是应该静下心来,住进一家有故事的民宿,睡到被阳光叫醒,骑着机车迎着海风去寻找神秘的据点;在暴晒的艳阳下躲在遮阳伞下品一杯民宿老板的手冲;在灯塔下守候夕阳落下灯塔亮灯;在入夜的烧烤店和刚认识的朋友喝着台啤大快朵颐…这是我喜欢的旅行,也希望你喜欢,如果可以,请去马祖洒脱体验。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