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莲柄港的传说——龙腰山驸马留名

莲柄港的传说——龙腰山驸马留名

广告位

林安上当上驸马之后,十分关心家乡人民疾苦,其中最令长乐人民难忘的,就是当年驸马返乡开凿龙腰山渠道的事。

众所周知,长乐境内流淌着两道闽江支流——上洞江与下洞江,由于群山阻挡,河水都被挡在界里(北山之西为界里,以东为界外)。故界里淡水资源十分丰富,界外却成了有名的多旱之乡。

莲柄港是上洞江的一道支港,河水自龙门尾道向东,当流到莲柄村前,因龙腰山阻断,被挡在界里。因此先民们早在北宋之初,便有在那开凿渠道、引水过山的美好愿望。

只因开凿龙腰山渠道,施工难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一年一年过去,总不见有人敢动工。林安上是一位极富同情心的读书人,十分理解父老乡亲遭受旱魔折腾的痛苦,早在少年时代,便有远大理想,希望自己将来能为乡亲开凿这条渠道。

却说林安上当了驸马之后,仍时时记着这件事,但知道自己虽有了现在的地位,要回乡凿渠,还得皇帝开口,公主放行才行。为此,他整整做了十年准备,直到宣和三年(1120年)初秋,公主为纪念“梦缘”十周年举行了盛宴,他趁着公主与皇帝高兴之时,说出自己多年的心愿。林安上的故乡情结、体恤百姓,感动了公主,皇帝也开恩,准他三年假期,还允许长乐三年钱粮赋税免于上缴,作为凿渠之用。

林驸马返乡后立即上龙腰山安营扎寨、开山凿渠,一时间,那龙腰山与石岭地段,无论白天黑夜,打铁声、凿石声,总是不绝于耳……

然而龙腰山峡谷地势虽低,但也比莲柄港河床平均高出四十米,渠道西起莲柄村,东至北山村,长有一公里,若要成渠,至少得凿去三十万立方米的坚石。那时没有有效的爆破技术,民夫只能用锤打钎凿、手搬肩挑。而当时长乐三年赋税,不过一万四千担大米,据称当时林驸马的计酬办法是“斗石斗米”,凿下一方石头,就要花消二十余担大米,故待到钱粮耗尽,工程进展还甚微。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