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闽都故事 问斩陈贤良

问斩陈贤良

广告位

宋朝年间,闽清漈上出了个京官陈贤良。他敢与同皇帝辩宝。皇帝说:金银为宝。陈贤良说:盐纸铁为宝。皇帝盛怒之下,降旨斩了他,并派御林军下来“诛九族”。因为夜间,错把潭口当漈上,自然潭口遭了殃,扫帚过刀,鸡犬不留,天亮才发现杀错,又去漈上屠戮。可漈上早得到消息,人人都不承认姓陈了。手上扶犁的说自己姓犁(黎),牵牛的说自己姓牛(吴),空手的只好伸手说姓掌(蒋)……带兵的四位将军因没有完成任务,怕皇帝怪罪,又不忍去再杀无辜,只好在潭口投潭自尽,所以此地后来叫“将军潭”。尸首冲到县城,百姓知道将军为救民而死,感激涕零,便建起将军庙祀之。

闽清将军庙

皇帝当时又下令全国禁用盐纸铁,百姓敢怒不敢言,满朝文武百官面如菜色,唯有一宫女面色红润,壮健如常。皇帝奇怪,劝宫女说出实情可免罪,宫女才说山真情:禁用食盐时,我藏起一包盐,缝在衣襟中,每日饭后,用舌头舔三下。皇帝听后,大为震惊。第二日上朝,便说禁盐有问题,大臣们也把禁盐纸铁的弊端一一启奏。皇帝才知道自己错了,便收回禁用盐纸铁的成命,追封陈贤良并赐金头御葬。为防金头被盗,决定造三十六台疑冢,又派名舆地师雷伯韶下来择地。凡是省内风水宝地,逢厝毁厝,逢墓拆墓,造陈贤良墓。据讲普贤寺是“真龙正穴”,寺产又多,和尚怕毁寺造墓,便用瓜子金贿赂雷伯韶。雷得金便改口说:“真龙已跳出山门外。”所以普贤寺山外门,也造一台陈贤良墓。其余在哪里?在漈上、在下炉、在下道、樟湖坂等地……说得言之凿凿,有凭有据。不但有真地实名,且故事串故事,大故事包小故事,因果联系,顺理成章,所以家喻户晓,全县流传。

谁想这深入人心的故事,却与史实大相径庭,很不一样。据有关年表记载,陈旸,闽清宣政里漈上人。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四月十六日丑时生。哲宗绍圣元年(1094),“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故后世称“陈贤良”。累官顺昌军节度推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鸿胪太常少卿,礼部侍郎,显谟阁待制。著《乐书》二百卷,入《四库全书》。政和三年(1113),“言盐铁利”,惹怒宋徽宗赵佶皇帝,被夺职罢官。政和四年(1114)后平反复职。南宋建炎二年(1128),三月初一日卒。享年61岁,钦赐御葬,墓在闽清十五都普贤寺山门外……

将军庙建于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那时陈贤良还未出生(陈生于1068)。试想:未出生之人,怎能同皇帝辩宝?又怎能被“问斩”?据此推论,“问斩”的事,根本没有。没有“问斩”“诛九族”,造三十六台疑冢,将军投潭等,通通是子虚乌有。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