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明朝初年,有一位张姓姑娘,父母双亡,家住洪山桥西,所以自号“红桥”。
张红桥是远近闻名的文艺女青年,才貌双全,大户人家上门提亲,她都回绝,因为她希望嫁给一个像李白那样有才之人。于是吸引来了一批以“闽中十才子”为代表的诗人,纷纷寄去情诗,但都石沉大海。
永泰诗人王偁最为风流,索性在张家隔壁租了房子,站在窗前就可以窥见张红桥的闺房。他的情诗以香艳著称:“谁把棋声惊觉后,起来香汗湿酥胸。”张红桥读后,吓得不敢出门。
此时,福清诗人林鸿正好辞官回乡,前来造访故友,碰巧看见张红桥在月下焚香,一见倾心。他吸取了王偁的教训,写了首纯情的诗,托房东老妇转交给张红桥:“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没想到触动了芳心,很快得到了回复:“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林鸿喜出望外,请老妇做媒,一个月后就搬进张家,同床共枕。
他们朝云暮雨,一唱一和,林鸿的诗常常以“红桥”二字结尾,而张红桥诗歌的最末字必是“鸿”字。有一次林鸿被王偁叫去应酬,月上中天,张红桥还站在桥头静静守候。“露湿暗香珠翠冷,赤阑桥上待归鸿。”令林鸿非常感动。
一年后,林鸿赴南京任职。张红桥独坐小楼,每天痴痴地望着窗外的洪山桥,希望林鸿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
她与林鸿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名分,担心林鸿留恋外面的繁华与春色, 始乱终弃。张红桥望穿秋水,总算盼来了林鸿寄来的诗词,但是满纸相思却无一句承诺。她陷入深深的迷惘,终于积郁成疾。
待林鸿从南京赶回,张红桥却已阴阳相隔了。林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张红桥留下的半阕《蝶恋花》和七首绝句,字字痴情,句句幽怨。读到“衾寒翡翠怯秋风,郎在天南妾在东。相见千回都是梦,楼头长日妒双鸿”时,林鸿已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此后林鸿便终生不娶,每次经过洪山桥,看着江水依依,都会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