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旅游 大北岭古驿道

大北岭古驿道

广告位

大北岭古驿道,起于福州新店镇象峰村,终点在宦溪镇,主线路全长3.6公里。宋嘉祐三年(1058年)怀安知县樊纪募资建造的,由人工在峻岭间开凿而成,依山势修筑,路面铺溪卵石,宽2.5米左右,山道坡度较缓,因是古代福州与内地连接的大通道,历代闽都莘莘学子进京赴考的必经之道,后人称之为“状元古道”。福州有四条省际古道,而大北岭古道就是其中福温古道的遗存。

在古道的起点象峰村的登山道的入口处,是一片泥泞的土路,前行一两百米,即看到一条用小石块铺成的古道向山上蜿蜒,光滑的表面,表明了它的古老,路两旁古木苍天,野草茂密。往前走,进入宦溪镇境内,长约三公里的小路已拓成两米多宽的石板路。古道原本是用溪卵石和石块铺成,除了上山种田的农民偶尔走走外,几乎无人踏足。时间一长,古道变得杂草丛生、藤蔓繁复,石板路也破败不堪,逐渐开始荒废。

沿着古道而上,一路是满目的重山翠林,路边盛开着无名野花以及数量众多的野橘树。在半山途中,有一处叫“三山觉路”的古亭遗址,据说这是当年驿站所在。

大北岭古驿道是古代福州经连江、罗源、宁德、霞浦、福鼎通往浙江温州,是古代福州与内地连接的大通道,想当年所有福州状元都踏过大北岭古道,而当年在古道上来往的商贾、百姓更是络绎不绝。因此在大北岭古道出口还曾形成宦溪古街,建有客栈、中药铺、京果店、海产摊、肉铺等十余家店铺,可见当年古道的繁华。

在古道的终点处有一宦溪桥,桥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建成。长长短短的石梁架在一个尖形桥墩上,桥旁小溪边还有一道元祐六年题刻的石梁。古桥除了部分桥面受损外,基本保持了千年前的风貌,当年走过古道的人们,都会在桥边休息一下,喝上几口溪水解乏。古道相当险峻,当地有民谣“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