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华悦
“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一直是受本地人喜爱的草本植物,它看似普通,做出的食物却是消暑的佳品。听家中长辈说过,旧时人们出门靠双脚,夏日白天赶路时极易中暑,有好心人便采摘了带着特殊香气的野草,晒干后熬成茶汤,摆在路边供过路人解渴。这样一碗茶汤喝下后暑气顿消,让人赶路又有了力气,大家觉得这野草实在神奇,便为它取名“仙草”。
仙草的用途十分广泛。常见的是将它拿来泡茶饮用,止渴又去暑热。讲究些的人会先把仙草干的茎叶掰掉,只将草叶放进锅里加水熬煮成汤喝。有时滤掉杂质的仙草汤,拌入一些地瓜粉搅成糊状,再放在阴凉处晾凉或是塞进冰箱冷藏,也能做成滑溜溜的仙草冻。吃的时候浇一些蜂蜜水搭配,一碗入腹,暑气很快就被赶跑,感觉比冲凉还爽快。
若问仙草做的菜哪道更美味?我定会说是“仙草鸡”。它的做法不难,只需将土鸡处理干净,剁成块后与红枣一起放进砂锅备用。接着将新鲜的仙草洗净,再加水放入锅中用小火熬煮半个小时。等草香都融进水里后过滤出汤汁,再倒入之前备料的砂锅中,接着撒一把枸杞搭配,就可以盖上锅盖,搁在灶上慢炖了。往往没过多久,鸡肉混合仙草的香气便从锅边冒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起锅前添一勺盐巴和几滴酱油调味,一锅香喷喷的“仙草鸡”就做好了。炖煮多时的鸡肉软烂脱骨,汤水甘甜可口,一锅上桌,转眼间便被一家大小抢食一空。以前如果家里有人上火了,还会被允许多吃一碗,毕竟“仙草鸡”还有“退火”的妙用。
仙草也常与盛夏的时令水果“撞个满怀”。过去一到采摘季,我家门前的荔枝树下就格外热闹,孩子们踮脚够枝头的红果子,大人们则爬上竹梯采高处的荔枝。母亲习惯把刚摘的荔枝先泡在井水降温,等一两个钟头再捞出就变得凉丝丝的。这些荔枝剥壳后与仙草冻搭配同食,冰凉又爽口。这样的吃法还能让人胃口大开,无形中也缓解了夏季脾胃的疲乏状态。
大暑的水果摊上,凤梨也是“主角”。这种被闽南人叫作“旺来”的水果,光听名字就讨喜。黄澄澄的凤梨一切开,果香便扑鼻而来,光闻着味就让人食指大动。记得小时候家里吃“旺来”,长辈们会说是图一个“福气满满”的好寓意,我则不在意这些,一心只想把凤梨块泡进仙草汤里拌着吃,有时吃完才会应和一下大人的话,说是把“旺来”的喜气和仙草的清凉一并“吃”进肚子里。
如今,仙草冻随时可以买到,但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想来是少了亲手处理仙草干的耐心,少了等仙草冻慢慢凝结的期待,也少了和家人围着灶台等仙草鸡出锅的热闹。或许是觉得买来的仙草冻不合胃口,我时而还会学着长辈的样子熬一锅仙草汤,用它来煮汤或调饮,每每闻着那抹熟悉的味道,才觉得盛夏的滋味没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