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铧

广告位

曾剑青

谷雨前,父亲忙碌着将斜倚在一杂物间的犁铧扛了出来。他时而躬曲着身子,用铁铲捅开藏在犁铧间的泥土,时而用铁条敲掉犁铧上的斑斑锈迹。他似乎有做不完的事,他总是说,这些生产工具该修理的要修理,该换掉的零部件要换掉,才不会在耕作中掉链。

阳光弥漫山岗、原野,春日里,行走间常能发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似害羞小姑娘露出粉红的小小脸蛋,潺潺流水间,鸟儿啁啾,默契配合的和谐之曲是最美天籁,令人沉醉其间而忘乎所以。逐渐升高的气温,让人感受到一股股热量自心间涌起、滚烫、流淌,澎湃有声。

离开家乡多年以后,有一年春天,我像小时候一样,再次赤脚踏进曾经熟悉的村庄。我肩上扛着一道麻绳奋力前行,拉起身后重重的犁铧。一生把希望都寄托在土地上的母亲,扶着犁柄,随着犁铧前行的方向与我一起,一步步踏着不紧不慢的节奏,来回耕耘着,耘出井然有序的经纬线,弯的、折的、曲的、直的,总是随着田岸固有的形状走向,或弯,或直,或曲,或折。当我满身大汗喘着粗气、抱怨辛苦时,父亲会叫我停下来,接过我手中的犁铧,麻绳深深地烙印在他肩膀上,他似乎犁得比我更轻松。看着父亲一脸从容地来来回回,我真的感到很愧疚,多少春夏秋冬过去了,我只是在这个春天回家来帮忙一下,而父亲却用一生来耕耘,一年四季坚守着他脚下的这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不离不弃。

我每次回家,将父亲耕种的新鲜蔬菜、花生地瓜、玉米大豆,大包小包地往城市里“驮”,坐享其成。如果不是亲自参加田里的劳作,很难深刻感受其中的艰辛。看着板结的土地在逐渐减少,松软的土地一垄垄呈现眼前,我真的佩服父亲。一垄垄散发出清香的田亩,就像横卧着的琴弦,微风拂过,仿佛正弹奏着经典而优美的乐曲,那是《在希望的田野上》还是《大秧歌》呢?我要感谢父亲,感谢父亲身上的犁铧。

犁铧坚守着家乡的土地,坚守着季节的节拍,它弯曲的犁杆就像父亲弯曲的背部,积蓄着全身的力量,将犁铧深深插入泥土里,一步一步地向前方挺进,步履从来都不轻松。可父亲踏出的每一步却是那么有力,那么铿锵,因为他深深明白,只有用力将泥土挖深,翻出来的土才会越多,种的农作物才会生长得更好。

雀跃松软泥土上的斑鸠、白头翁、画眉……时而趋步小走,时而腾飞而起,它们是来凑热闹的还是来找吃的呢?我想,都是吧!风光旖旎的春天里,一切都是欢愉的,在这春耕的土地上,它们更像点缀于琴弦上的五线谱,叫你唱出一首首更悦耳、更动听的田园交响曲;它们更像是唱响春天乐章的演奏家,充满激情,洋溢欢乐,播撒希望,寄寓美好。

少年成长时光里的春之土地、春之景、春之人、春之山、春之鸟、春之水……依然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家乡炊烟,从小到大一直萦绕我们身边,裹挟着从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五谷杂粮的香味,飘向四面八方,又早已化成骨子里的基因,流淌成一种叫作乡愁的情感,伴随乡亲们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如烟岁月。

犁铧是游子心中难以忘怀的家乡印象,深刻而鲜明,它成就了土地的生机与繁华,成就了村庄的记忆与温暖。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