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强
工业区附近的街边有一间裁缝铺,里面的一台老式缝纫机被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女子踩得上下起伏,发出“嗒嗒嗒”的声响,像是在弹奏一段欢快的舞曲。在缝纫机的旁边,放置着一台修鞋机,旁边的一个木箱里放着小铁锤、鞋掌、鞋钉等工具和配件,木箱的盖子上摆放着布质的鞋垫,鞋垫上绣着“一生平安”的字样。显然,这位中年女子同时经营着修衣和修鞋两项业务。
这一天上午,我拿着一双有些脱胶的运动鞋来修鞋,进到铺子里就看到那位女子正踩着缝纫机忙活着。
“老板,我要修鞋,这鞋脱胶了。”我用手指着鞋子的脱胶部位说。
女子抬起头,捋了一下额前垂下的头发,对我说:“你不急用吧?能等到傍晚再来拿吗?”对话中,我发现女子黝黑的脸虽然看起来略显沧桑,但细看后还是带着几分秀气。
“这个修补起来很简单呀,用胶水粘牢就行,为什么要等到傍晚呢?”我有些纳闷地问。“小伙子,你这是运动鞋,仅是粘一下是穿不了几天的,很容易又会开胶,需要缝补一下才能加固。”女子想了想又说,“另外就是我上午没空,要等到下午才能抽空帮你修鞋。”
当天下午,我去拿鞋时,还带了一条刚买不久的牛仔裤,想顺便修改一下裤脚。但女子又告诉我说,鞋子还没来得及修理,至于修改裤脚,要等到明天才能处理。
我听了她的话后有些不悦,心想,你这裁缝的工作效率太低了,慢腾腾的怎么能做好生意?
第二天傍晚,我下班后再次来到裁缝铺。只见女子系着一条蓝色围裙,正在熟练地修鞋,我突然发现她的手上布满了老茧,那双粗糙的手似乎与她的年龄并不相符。店铺里的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鞋子,男式女式均有。一旁没用的缝纫机的机台上,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正趴在那儿写着作业。
女子看到我,笑着说:“不好意思啊,耽误了你的时间,你的鞋子和裤子都修好了。”说完,女子把修补好的鞋子和裤子一起递给我。我检查了一下鞋子,发现开口处不仅用胶水粘好了,还用尼龙丝绳补了线,可以看出女子的手艺很精湛,缝补的痕迹像是给鞋子镶了两道花边。
“你手艺很好,就是要让客人等很久。”我一边说,一边付钱给女子。
“没办法呀,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挣钱养家。你看,孩子刚放学,我不放心将她一个人丢在家里,只好拿缝纫机给她当书桌。我最近只能抽时间修鞋,都没空去修改衣服。”女子叹了口气说道。
我瞬间理解了女子,心中一下便对她肃然起敬。原来,这一台缝纫机,不仅是一位母亲谋生的工具,它还同时缝补了岁月的创伤与缺陷,成了这位母亲缝制属于自己幸福的好帮手。这台不大的缝纫机同时也是女儿学习的课桌,还记录着她的别样童年,为她刻下了一段独特的成长印迹。夕阳透过楼层空隙撒下金辉,晚霞飘满天空,看着店铺中母女俩都在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作品,我默默祝愿这个裁缝铺的每一个黄昏,都能沐浴在暖阳中,一直充满着温馨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