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是清邮传部尚书陈璧的故乡。盛夏时节,漫步古村,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享受别样的清幽与宁静。
陈璧(1852—1928年),侯官县(今闽侯县南通镇苏坂村)人。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累官至邮传部尚书兼参予政务大臣。陈璧故居位于苏坂村大埕墩,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2006年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璧故居门口立有石旗杆,门楣雕刻有精美的麒麟。故居面阔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前后共有二进三天井,左右回廊,建筑面积约有400多平方米。整座故居规模宏伟,用材讲究,构筑奇巧。无论是梁架、雀替等木构件,还是柱础、石鼓等石雕,刻工精湛,是福州地区独具代表性的名人故居。
从陈璧故居出来,沿着村道漫步,可见一座古朴雅致的宋代古桥——榕荫桥,原名仙坂桥。它是南通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梁板桥,与苏坂村陈氏祠堂相隔不远,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后经多次修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陈璧再次重修,增造石柱石板桥栏以护行人,并在桥的两端种了4株对称的榕树,改桥名为“榕荫桥”。
在榕荫桥的东侧还有一处珍贵的古建筑——苏坂北社(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乃苏坂村村民历代民俗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据载北社最早建于元延祐四年(1314年),明、清、民国数度对其进行重修拓建。北社总建筑面积有8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宏伟壮观,大厅内30多对石柱,镌刻有清邮传部尚书陈壁等名人的联句,对于研究地方民俗等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岁月悠悠,光阴流转,古村古建筑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里的时光很慢,不妨停下脚步,徜徉其间,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