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灵石山森林公园的路口处,有一座古墓,据传里面埋葬的是一位驸马,所以这座古墓被称之为“驸马墓”。但这座墓的身世之迷,却鲜有人知。
该驸马墓坐北朝南,背山面水,墓址的前面是一条早已废弃的官道。
因古墓墓埕部分早前遭到了破坏,被开垦为果园,现整座墓葬仅剩一条长约30米,宽约4.5米的条石铺成的神道,两侧竖立着文官、武将、石虎、石狮、石马各一对、石羊一只,如同一批卫士保护着古墓,更加表明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贵。古墓墓碑或墓志铭之类的物件都已缺失,古墓的身世也变得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
古墓的布局和陈设,凸显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贵,然而却鲜有与之相关的文史资料记载。但这座充满疑问的古墓,在没有墓碑出土的情况下,被人们冠以“驸马墓”之名。这座古墓是否真的是一座驸马之墓?里面埋藏着又是哪一位驸马呢?
“这个驸马墓民间是很多传说,古墓主人的身分一直扑朔迷离。”王平感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侨乡福清,在其1300多年的漫漫长河中,贤达俊彦层出不穷,也使今人追寻古墓主人真实身份的难度加大。
在福清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驸马的传说,传说此驸马原是南京人,被皇帝派来镇守福清,广受当地人民的爱戴。然而,朝中却有人污蔑说驸马在招兵买马准备反抗朝廷,皇上受到奸臣的蒙蔽,一怒之下把驸马处斩。后来公主经历千辛万苦,把真相告知了皇帝,平反了这桩冤案。皇帝后悔莫及,立刻处斩了那些奸官奸臣,同时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还为驸马作了一个金头,并且建了36个驸马墓来防止金头被盗。
在福清除了灵石山这个驸马墓,我们灵石林场过去前面的香泽水库也有一个驸马墓,灵石到黄檗寺的公路上面路边也有一个驸马墓,传说灵石林场里面有36个驸马墓。我们这附近已经看到好几个了,但是在文字上都没有记载,但在民间传说确实是有这个驸马墓”。

探究灵石山驸马墓主人身份时,当地文史界的专家最初将人物身份锁定在了南宋时期的黄定身上。
黄定,字泰之,号龙屿,福清一都人,为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的正奏文状元。黄定状元及第后,曾回乡兴建状元厝,其手书布帛联一对贴在状元厝,上书“青山御史第,乔木状元家”。在福清至今仍流传着黄定被招为驸马,出任巡按得罪皇帝被杀头治罪的传说。这也与那则关于驸马墓的民间传说不谋而合,那么黄定是否就是“驸马墓”里的那位驸马呢?
当地文史专家根据这一推断翻阅史料。但很快,他们发现在历朝历代有名有姓,有事迹可查的600多名状元中,真正的状元驸马仅有一例,即唐宣宗的万寿公主嫁给了状元郑灏。无疑黄定并不是这座古墓的主人。
随着考古人员调查研究的深入,大家又发现了一个让人振奋的线索。在清乾隆版的《福清县志》中,他们找到了一段有关驸马的记载:“陈寿墓,各里俱有,如疑冢然。宋尚徽宁公主”。福清地区在宋朝的时候的的确确出了一位名为陈寿的驸马,但关于他的记载也只有这简短的几句话,他的生平,事迹都无从考证。但他的出现无疑让驸马墓之谜的探寻过程有了大致的方向。
但南宋驸马墓却是明朝的风格。除了神道风格应该是明朝的以外,根据石翁仲的服饰,还有整个墓葬的形制,规模来判断,也应该是明代。
也许宋元明清,这宋朝与明朝中间隔着一个战火纷飞的元朝,也许是在战乱中,驸马墓在元朝被毁了,到了明代后人又再进行了修缮,所以就有了明朝的风格。明朝朱元璋推动城隍庙信仰,陈寿作为五福庙城隍爷原型,在明朝时期在福清与平潭一带香火鼎盛,因此重修驸马墓有明朝风格也很好理解。在没有史料能在福清历史上找出一位新的驸马,我们有理由相信福清民间流传的驸马墓就是陈寿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