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历史 曾经的南后街

曾经的南后街

广告位

“元宵灯火仲秋塔,车马如潮涌后街。”曾经的南后街,从北端的杨桥路至南端的吉庇路,长不过千米,却有20多家花灯制作店,是福州最热闹的灯市。从正月初三开始,这些花灯铺子内外,就高高低低地挂满了一串串花灯。人们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来,逛灯市,买花灯,这份热闹喜庆,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福州花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宋代时与苏杭地区的花灯一道被列为上品。而福州花灯中,又以南后街花灯最为出名。女作家冰心曾这样回忆:“我们老家在福州南后街,那条街从来就是灯市,灯节之前,就已是‘花市灯如昼’了,灯月交辉,街上的人流彻夜不绝。”

福州人的花灯往事,都少不了外婆送的那盏灯。福州素有送灯的习俗,因“灯”与“丁”用福州方言说起来是同音,送灯即意谓着“添丁”。女儿出嫁的第一年,娘家要送一盏观音送子灯,祝小夫妻早生贵子;第二年如未生育,则送天赐麟儿灯;生育后,外婆会送状元骑马灯或其他玩具灯,一直送到孩子满16岁,寓意孩子学业有成、健康成长。于是民间有送灯的童谣:“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外孙),送来红红橘子灯,吉利又添丁。”

从收到花灯开始,孩子们最期待的莫过于元宵节的“游灯”了。那晚,天刚暗下来,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提着花灯走出家门,集合在一起,相互“攀比”谁的花灯更漂亮,一路笑着、嬉闹着前行。其间有孩子听到声响,也会提着花灯加入队伍。因为花灯是用竹做骨架,外面糊着纸,里面点着小蜡烛,一不小心便会烧着,总引得孩子们惊呼、叹息,然后彼此安慰:“没事儿,反正明年还会买新的。”

后来,南后街灯铺开始出售广东生产的塑料灯,装上电池会有音乐声,还一闪一闪地发亮,引得孩子爱不释手。但大人们最爱的还是传统花灯,莲花灯、绵羊灯、关刀灯……每一盏花灯,都仿佛在讲述光阴的故事。

夜幕之下,南后街花灯绚丽夺目,流光溢彩,映着人们的笑脸,定格在你我的记忆深处。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