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在线 村镇街巷 走进东壁岛

走进东壁岛

广告位

汽车从福清龙田镇东营村驶向长长的堤坝开始,我一眼便看见另一端的东壁岛。盛夏的阳光热辣,在广袤海滩上氤氲的岚雾中,岛上的山峦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东壁岛,多么响亮又庄严的地名。据传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视其为海疆东面的壁垒屏障,故称“东壁”。东壁岛上有民间流传的通往神仙国度的“海上河”、永不干涸的“不老泉”、“神龙救人”的海上沙坝……尤其是东壁岛上最高的山峰九使山,虽然高度不足百米,但是,山上错落分布着九使公大殿、通天洞府、巨蟒望月,以及群猴欢跃下山参加蟠桃盛会的象形石景。这些零散点缀的天然景观,演绎出众多神话故事,生动有趣,耐人寻味。

近年来,九使山兴起的摩崖山岩上的石刻群,将书画题刻之美融入自然景观,人文气息与海岛风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徒步攀登九使山。沿着“登云道”绕行,但见两旁的山岩、崖壁上名家的书画作品镌刻其上。迂缓山间,仿佛徜徉于书画艺术长廊,墨香盈袖,浮躁和炽热顿然消弭。举目远眺,女娲遗石,神鳌出海,万象迎春……一派美景尽收眼底,或宏伟、或壮观、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绕过新建的庄严肃穆、香烟袅袅的九使公庙,看到附近横卧的一块巨石上方,刻有“通天洞”二字,阳光透过旁边绿树投下斑驳的树影,随风摇曳,忽暗忽明。巨石的下方,原有九使洞。古时,九使公庙的原址建在九使洞中,信众进庙奉祀九使公神灵,必须躬身从洞口行走才能到达庙前。庙前与庙下都有石洞,洞洞相连,幽邃莫测。

一座庙、一尊神仙,如果没有庇佑普罗大众,也只是形同虚设,好在九使公神灵向来默默给民众带来福祉。传说渔民出海遇上大雾,九使公便于山顶口吐明珠,指引航行。而九使洞也成了民众的避难之所。抗战时日寇侵袭东壁岛,百姓匿藏洞内,日寇上岸后,不见村民人影,到九使山上搜寻也毫无所获,担心海水退潮,军舰搁浅,只好悻悻地撤离。

海岛环境恶劣,大海变化莫测。一场台风狂飙,舟船顷刻覆没,田庐转眼成为废墟,岛民只好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于是,九使公庙信众虔诚膜拜,烟火绵长。

伫立九使山顶峰,视野宽阔。时值午后,海风清爽,日光正艳,北望是碧波万顷的东海,清晰可见连接福平高速公路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在海气折射出来琥珀色的光彩中,彷如一条彩虹横亘海峡上空。

九使山的高处,山岩嶙峋,仰望一块巨岩上镌刻的赵朴初先生“观海”二字手迹,骨力浑厚,宽博舒展,有大海之气势。那浩渺的大海、蔚蓝的海天,对于从小生长在平潭海边的我,多了一分亲切。

俯瞰东壁岛连接陆地的南北两条堤坝,像两条欢腾的巨龙,让我喟叹不已。环顾身边,山岩旁边、石头隙罅间长着青翠的野山松与槟柃,任凭风吹日晒。这些海岛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感慨,它们不正象征着勤劳勇敢的岛民?很久很久以前,东壁岛的先祖踏浪越海,扎根孤岛,挖石筑庐,耕荒猎鱼,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由于时间仓促,我来不及观赏夕阳西下的海景,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的车辆。汽车缓缓行驶在堤坝,我默默回望那渐行渐远的东壁岛,耳边传来隐约的涛声,倏忽间感到,这不正是大海在低吟浅唱东壁岛的一阕清歌?

那歌声中,有邈渺的海岛先民拓荒垦殖号子声;有一代代后人向海而生,筚路蓝缕,奋力拼搏的气势。那歌声吟咏着:这仿若苍龙的堤坝,牵引东壁岛走向福地。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jianxun98@hot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