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门镇城门山上有一个城山村(又称城顶村),据《城山郑氏族谱》记载,该村自宋绍兴二年(1132年)郑昺进士及第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郑瑞麒中进士,这六百多年间共出了22名进士,系福州著名的文儒之乡,朱熹又曾隐居于此,故山上多石刻。朱熹等人题刻已毁,郑昺故居、朱熹隐居处均毁没,建于宋代的文光宝塔于1982年移至福州市鼓楼区于山戚公祠边。
城门村山巅上有一块飞来石,相传这块巨石在一夜之间从武夷山飞来,故其名。飞来石又称猪母猪仔石,传说它曾变成母猪背小猪到山下危害禾稼,被人泼狗血后才返回原形。飞来石实为风动石,长750厘米,宽520厘米,高110厘米,呈椭圆形,用力一推,就会来回晃动。
在支撑风动石的础石上有一佛龛,龛内有摩崖造像。佛龛北向,高为80厘米,宽130厘米,龛内有地藏王、泗洲文佛及两个侍者,其中,地藏王手持禅杖,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地藏王高74厘米,宽41厘米。泗洲文佛高71厘米,宽34厘米。两侍者站立,均高61厘米,宽19厘米。造像两边阴刻“绍兴壬午”、“梁全造”等字,在此块石头的台基上还刻有“元丰五年夏月初十日石”。说明此处摩崖造像由梁全于南宋绍兴壬午(1162年)凿刻,距今已有八百多年。